
四月桑叶肥、桑椹美
四月,桑叶正肥、桑椹熟美,前几日还在卖草莓的摊位,今天就摆上了桑椹。春末初夏的暖风吹拂,新生的桑叶柔软细嫩、三五成群的桑椹饱满诱人,正是吃桑叶、采桑椹的好季节。
桑很早之前就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植桑养蚕之法,可追溯到黄帝时期,随着中国向农耕时代发展渐进,商周时期已大面积种植桑树,先秦时代青铜器也曾记录过采桑。“嫘祖始蚕”对中国影响深远,古诗词中农与桑并提是常有的事。《诗经·魏风》中有“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陶渊明写过“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孟浩然也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句。随桑树一起栽种的还有梓树,因此“故乡”还有“桑梓”的别称。
神话传说里也有桑的身影。《山海经》里记载,太阳升起的地方叫汤谷,谷的深处有一棵巨大的神树,名为“扶桑”。据说,扶桑就是桑树。到底是不是无从考证,不过也可看出桑树在古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明朝后,桑树从“神树”逐渐变成普通树木。当时民间有个说法,说宅院内不宜种桑,讲究“前不种桑,后不种柳”,因为桑与“丧”同音。不过,这不妨碍广东人春天吃桑叶。细嫩的桑叶芽用来凉拌或清炒,嫩滑爽口、清香扑鼻。还有桑叶天妇罗,酥脆清新,入口即化。广东人还会用嫩桑叶煲肉片汤,吃起来滑嫩香软。我在广东吃过一道“上汤桑叶”,用桑叶、瘦肉、皮蛋煮成,鲜美无比。
桑叶更是不可多得的妙药。好发于春天的流感多属风热感冒,桑叶最大的作用就是疏风散热。风热感冒初起时,可用桑叶、菊花泡茶喝。春天嗓子干痛,也可以试试老桑叶茶。古人称经霜后的老桑叶为“神仙叶”,老桑叶和甘草、金银花搭配泡水喝,可缓急止痛、疏风散热。
桑椹的食用历史少说也有两三千年。当年刘秀被王莽打败于幽州,粮草匮乏,拿来充饥的就是桑椹。《本草纲目》里说桑椹能“令人聪明,变白不老”,这里的“聪明”不是说智商高,而是说桑椹能乌发明目,平时用眼多的人可以多吃桑椹。
桑椹的种类很多,我们如今吃到的是经过选育后的果桑,大多是红色或暗紫色。南疆有一种白桑椹,成熟后结白果,味道更甜。不过白桑椹夏季才结果,收获期短、难运输,外地人很难吃到。如果嫌普通桑椹吃不过瘾,可以试试长果桑,长果桑是从中国台湾引进而来,是奶桑的培育种,果子比手指还长,而且味道很甜。要是实在没有新鲜桑椹,还可以试试用干桑椹煮粥,加糯米、花生同煮,滋养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