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君:于无声处显大爱

    在方岗镇黄庄村,今年48岁的董晓君总是那么的忙忙碌碌,又总是那么的默默无闻。2005年来,她15年如一日,体贴照料瘫痪在床的丈夫,悉心赡养年迈多病的公婆,抚养培育年幼的女儿,靠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家,用无声的行动书写人家大爱!她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送,前不久,被方岗镇党委政府授予“孝善之星”荣誉称号。
幸福的日子是那么短暂
    董晓君于1972年出生在方岗镇吕沟村,1994年与黄庄村王春德喜结连理。结婚后,两个人下定决心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让小家庭一天天富起来。夫妻俩一边种好责任田,每天还一起到村子附近的砖厂打工,制坯、装窑、出砖,任劳任怨,毫不惜力。两个人每天早出晚归,恩恩爱爱,左邻右舍都羡慕地说:“春德真是烧高香了,娶了这么能干的好媳妇!”
    随着两个女儿的出生,董晓君更加忙碌了,既要种地、打工,又要抚养女儿,虽然辛苦,但她感觉很满足。每天丈夫下班回家,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晚饭,那是他们全家最开心的时候。两口子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憧憬:把两个女儿培养到大学毕业,再把家里的房子翻盖成楼房,老两口高高兴兴地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大难临头击碎幸福梦
    两个女儿出生后没多久,王春德为了能挣更多的工资,到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一家煤矿当了一名井下工。想家了,就每天下班后通过手机和董晓君说说话,看看女儿的照片,王春德感到再苦再累也心甘。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农历11月初一,煤矿突发事故,煤墙翻垹,把正在井下工作的王春德扑倒了。众人急忙把他扒出来,送往医院抢救。董晓君接到同在矿上务工的哥哥打来的电话后,一下子蒙了,好久没有反应过来:好好的一个人,咋就出事了?
    董晓君把孩子留给公婆,急急忙忙坐车赶到了山西医院,医生的诊断让她一下子感觉天都塌了:脊髓损伤,脊椎神经线断裂。经过8个多月的治疗,虽然命保住了,但腰部以下全部瘫痪,从此他再也站不起来了。
    把丈夫接到家后,望着年迈的公婆、幼小的孩子,董晓君无法接受,曾经无数次憧憬的幸福梦想彻底破碎了!
一腔热血感化冰冷心
    王春德瘫痪了。他感到这辈子完了,思想上更苦恼。对曾经恩恩爱爱的妻子,他不是不理不踩,就是冲她发火:“我不让你管!你走吧,趁年轻再找个家儿,我不耽误你!”
    亲戚们也有人劝董晓君:你还年轻,守着一个瘫子有啥过头?趁早走吧!”
    董晓君没有搭腔。她看着曾经恩爱有加的丈夫痛苦的样子和年迈的公婆、年幼的女儿,董晓君下定决心:命运把我和春德走到了一起,那我们就要相亲相爱一辈子。不管他怎么样,我都要不离不弃!幸福的日子一起过,苦难的生活一起扛!就是熬,也要把日子过下去!
    董晓君不管丈夫怎样发火,都毫不在意。每天一大早,她总是先做好饭,劝着喂丈夫吃完,再照顾两个女儿。尽管家里条件不好,她仍变着花样让丈夫吃得对口味,饺子、面条、米饭、烩菜……天天不重样。为了照顾丈夫,她回娘家再未住过夜,每次都是说会儿话,不吃饭就匆匆回家了。
    丈夫心情不好,她就天天陪他聊天,说街坊邻居的趣事、女儿的乖巧懂事、亲戚朋友的关心帮助,让他内心里感受到关爱。每逢好天气,董晓君总是用轮椅推着丈夫到街上去,和乡亲们一起聊聊天,让他不再感到自卑和孤独。去年5月,王春德腿肿胀,疼得睡不成觉。董晓君带着他到四处求医,连续一个多月,天天为他熬中药,终于控制了病情。“晓君嫂对俺哥照顾得真好啊,看俺哥都吃胖了,精神头也好多了!”村民王强夸赞道。
    为了帮助王春德康复,董晓君找人在院内焊制了双杠,每天把体重130多斤的丈夫抱出来,扶着他在双杠上锻炼,每次下来都累得浑身是汗。经过两年多的训练,王春德终于能够在床和轮椅之间自己移动了。在床上躺累了,他就自己移到轮椅上,到院里晒太阳,到门外与街坊们聊天,心情也好了。“多亏俺晓君呀,是她的委曲求全、含辛茹苦撑起了这个家。要不俺这个家早就零散了!”王春德动情地说。
人间大爱撑起幸福家
    虽然丈夫残废了,可要强的董晓君没有听天由命,而是更加努力,一个人也要让一家人过上幸福日子!
    为了补贴家用,董晓君一边照顾家庭,一边打工挣钱。她在家中编织扣子,赚手工费,抽空还到附近的饭店端菜、洗盘子。
    董晓君还是一个特别孝顺的人。前年,她公爹因病去世后,就劝80岁的婆婆刘芬搬到自己家一起住,方便照料。除了每天照顾婆婆和丈夫的一日三餐,还经常给婆婆添置新衣服。“你看我铺的盖的都是新棉花,暖和着呢,媳妇就是俺的亲闺女啊!”婆婆刘芬逢人就夸。
    董晓君的爱心不仅仅体现在小家庭里,还很乐于帮助别人。村里谁家有困难,她总是跑前跑后。70多岁的邻居王增奇,儿子在新疆,女儿在苏州,每逢农忙天,董晓君总是主动用自己的三轮车给他拉粮食。
    董晓君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两个女儿。两个孩子都很争气。父亲出事后,大女儿王涵突然变得格外懂事,刚刚10岁,就学着做饭,尽管有时候把饭做糊了,可一家人仍然觉得很香。她体谅父母的艰辛,高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仅去年6月份以来,就给母亲通过微信转了7000多元。
    去年,小女儿王梦涵也考到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她牢记父母的嘱托,不和同学比吃穿,一门心思比学习,被学院评为三好学生,今年1月12日放假回家,拿回了两张奖状,用荣誉证书回报父母。
    董晓君,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平凡中诉说着世间温暖,于无声处见证了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