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来花蔓菁 补肝眼目明

——诗词中的芜菁及其药用价值

    将星落后,留得大名垂宇宙。老圃春深,传出英雄尽瘁心。
    浓青浅翠,驻马坡前无隙地。此味能知,臣本江南一布衣。
    这首《减字木兰花·诸葛菜》是清末民初地方志学家陈作霖的作品,通过诸葛亮种植芜菁以资军粮的典故,抒发对其崇敬之情。芜菁又名蔓菁,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因曾被诸葛亮大力推广种植,故又名诸葛菜。《本草纲目》引刘禹锡嘉话录曰:“诸葛亮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田则易寻而采,五也;冬有根可食,六也。比诸蔬其利甚博。至今蜀人呼为诸葛菜,江陵亦然。”
    在古代,芜菁既可作蔬菜和主粮,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芜菁充饥解肿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诗经·邶风·谷风》)采来萝卜和蔓菁,怎能扔掉那根茎?婚约情话莫违背,发誓与你同死生。在先秦时期,蔓菁被称为“葑”,该诗以采来蔓菁和萝卜,却将食用的根茎扔掉起兴,抒发女子被丈夫抛弃时的悲愤心情。蔓菁的肉质根茎近似球形,味道甘甜中略有辛苦味道,可用来充饥。蔓菁性温,笔者年幼时,在寒冷的冬季,家乡人常蒸蔓菁食用,以抵御寒气。《本草图经》载:“(蔓菁)通中益气,令人肥健。”《广群芳谱》说:“人久食蔬,无谷气即有菜色,食蔓菁者独否。”如同萝卜一样,蔓菁的根茎是其“精华”所在,诗中以采来蔓菁、萝卜却抛弃根茎为喻,说明丈夫抛弃自己另寻新欢是错误的,同时希望丈夫明白事理,眷念旧情,夫妻二人重归于好。
    古代民间常广泛种植蔓菁以度饥荒,《后汉书·孝桓帝纪》载:“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其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本草纲目》引苏颂曰:“芜菁南北皆有,北土尤多。四时常有,春食苗,夏食心(亦谓之薹子),秋食茎,冬食根。河朔多种,以备饥岁。”蔓菁除充饥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蔓菁的根或叶入药,名为芜菁,味辛、甘、苦,性温,具有消食下气、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咳嗽、疔疮痈肿等的治疗。
    苏轼喜欢食用蔓菁养生,写过多首描写蔓菁的诗词。《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苏轼喜欢食用蔓菁粥,后来因条件限制不能食用,常因此叹息。《春菜》曰:“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在众多春菜中,苏轼最喜欢的是蔓菁嫩叶,其微辣清香的味道,常令诗人回味不已。《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其一》曰:“我家拙厨膳,彘肉芼芜菁。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用猪肉烧芜菁,配上香喷喷的大米饭待客,想想都流口水,苏轼居然说“拙厨膳”,也是过谦了。《望江南·暮春》谓:“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因为喜欢食用芜菁,苏轼认为在万紫千红的春景中,芜菁最为美丽。《南歌子·湖景和前韵》写道:“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乘坐一叶扁舟,看到岸上大片的蔓菁田,苏轼浮想联翩,陷入了沉思。
    蔓菁具有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的作用,故甲状腺疾病患者不宜食用蔓菁。《备急千金要方》记载:“(蔓菁)不可多食,令人气胀。”
明目敛疮芜菁花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鄘风·桑中》)采来芜菁花艳黄,沫邑东边好地方。我的心中把谁想?美丽姐姐庸姑娘。这句诗以娇艳的芜菁花起兴,赞美意中人的美丽,期待双方约会的美好时光。芜菁每年三四月间开花,娇黄明艳,与油菜花相似。蔓菁花开的时候,也是有情人约会的时候。唐代元稹《村花晚》:“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村中女子争摘将,插刺头鬓相夸张。”暮春时节,村中女子将蔓菁花和棠梨花插到头上,散发出青春的气息,诗人看到后,心中也泛起一丝波澜。
    “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狂风簸枯榆,狼藉九衢内。”(节选自唐代韩愈《感春三首·其二》)芜菁花味辛,性平,归肝经,具有补肝明目、敛疮的功效,可用于虚劳目暗、久疮不愈的治疗。《太平圣惠方》载,蔓菁花三分(三月三日采,曝干)、赤小豆三分、黄连一两(去须),共捣为末,敷于疮上,日三用之,可治累年脚疮。
养肝利水芜菁子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唐风·采苓》)采来葑子眼目明,葑子长在首阳东。那人造谣说胡话,请您明辨莫听从。这句诗以采摘具有明目功效的蔓菁子起兴,告诫人们要明辨是非,切勿听信他人制造的谣言。蔓菁五六月间果实成熟,将其荚果晒干,即可打下种子。蔓菁子入药历史悠久,《名医别录》载其“主明目”。古人还将蔓菁子榨油点灯或食用,《本草纲目》引寇宗奭曰:“采撷之余,收子为油,燃灯甚明,西人食之。”
    “懒服芜菁子,从教蒜发新。寿须归老母,闲莫让仙人。病去桃花喜,贫来燕子嗔。岁寒无雨雪,争得见阳春。”(明末清初屈大均《己巳腊尽作·其一》)芜菁子味苦、辛,性寒,具有养肝明目、行气利水、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青盲目暗、黄疸便结、小便不利、疮疽等的治疗。李时珍说:“蔓菁子可升可降,能汗能吐,能下能利小便,又能明目解毒,其功甚伟。”蔓菁子还具有美容功效,古人将年壮而发白者,称为蒜发,《食疗本草》载其:“压油,涂头,能变蒜发。又研子入面脂,极去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