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荒植树花果岗
花果岗位于禹州名村——扒村东南1.5公里,面积近3000亩。禹浅公路穿岗而过。
传说,五胡乱华时,身怀制瓷绝技的张姓先人为避祸途经此地,但见此处背依宝山——大薄山,重峦叠翠,形如元宝;前傍小河——扒村河,流水潺潺,状如玉带;东南更有天然屏障——花果岗,起伏绵延,仿佛雄狮拱卫。张姓先人以此风水绝佳,遂居于此,以制瓷为生,因技艺精良,渐成规模,发展成扒村的前身——东张古镇。
不过,那时花果岗尚未有“花果岗”之名,只不过是村子东南的一片荒岗,村人称之为东岗或东荒岗,遍布荆棘,土壤贫瘠,浅浅的土层里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砾石,村人称之为“砾壤、砾壤,种啥啥不长”。偶有村民垦出小片荒地,也只能种植棉花这种耐旱作物,即便不结棉花,也可用作柴禾。
解放后,神州大地处处掀起建设新中国、建设新家园的热潮。勤劳勇敢的扒村人也不甘落后,在时任支书席大栓、大队长王留五的带领下,制订了治理东荒岗的规划。
1956年开始,派出数百壮劳力,在村干部席海兰的带领下,北上扒村河的上游,协助修建了龙头、龙尾水库;南下扒村河的下游,帮助修建郑湾水库(今位于朱阁镇郑湾村),并对流经村子的河道进行疏浚拓宽,加筑堤坝,彻底改变了扒村“涝时满街水,旱时难具炊”的局面,尤其是郑湾水库的修建,不但形成了“流水潺潺绕村郭,柳丝依依满街春”的新气象,更使兴修直通花果岗的水渠成为可能。
1958年冬末春初,春寒尚且料峭,扒村2000多名村民男女老少齐上阵,打响了轰轰烈烈的治理东岗的战役。支书席大栓、大队长王留五更是冲锋在前,战斗在最艰苦的挖树坑前线。当时,为了解决土壤贫瘠,树木难以成活的问题,指挥部要求树坑要挖到深三尺、长三尺、宽三尺,刨去其中的砾壤土,运上来肥沃的黑土掺上农家肥。
当时的东岗红旗飘飘,热火朝天,高音喇叭里播放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宣传标语迎风招展,年轻的汉子赤膊上阵,仍然是汗流浃背;花白胡子的长者认真地丈量着树坑、株距、行距;小脚的老太太和年轻的小媳妇挑来茶水、烙饼和咸菜;就连小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抬土、浇水,好一派繁忙的景象。就这样,全村人在植树时节连续奋战了4年,1962年果园初具规模。
到了1966年,村里成立林场,建起了机瓦房,派专人管理。东岗逐渐旧貌换新颜,昔日的荆棘被规划成片的苹果树、核桃树、柿子树和葡萄架所代替,春季十里花海,秋季千亩果香。果实收获之后,除了卖去收购站增加了集体收入之外,各家各户还分到了新鲜的水果,不但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还有紫溜溜的葡萄和哗哗响的干核桃。
曾经鸟不做窝、羊不拉屎的荒岗,却在艰苦的8年改造后慢慢披上了绿装。而今碧树成行,花果飘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果岗。改变这一境况的,是一双双勤劳朴实的手,是一颗颗不屈不挠的心。这手、这心属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扒村人,他们用坚韧的性格加上执着的梦想,不但烧出了水墨画一样的扒村瓷,更织就了扒村的锦绣屏障——花果岗。
传说,五胡乱华时,身怀制瓷绝技的张姓先人为避祸途经此地,但见此处背依宝山——大薄山,重峦叠翠,形如元宝;前傍小河——扒村河,流水潺潺,状如玉带;东南更有天然屏障——花果岗,起伏绵延,仿佛雄狮拱卫。张姓先人以此风水绝佳,遂居于此,以制瓷为生,因技艺精良,渐成规模,发展成扒村的前身——东张古镇。
不过,那时花果岗尚未有“花果岗”之名,只不过是村子东南的一片荒岗,村人称之为东岗或东荒岗,遍布荆棘,土壤贫瘠,浅浅的土层里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砾石,村人称之为“砾壤、砾壤,种啥啥不长”。偶有村民垦出小片荒地,也只能种植棉花这种耐旱作物,即便不结棉花,也可用作柴禾。
解放后,神州大地处处掀起建设新中国、建设新家园的热潮。勤劳勇敢的扒村人也不甘落后,在时任支书席大栓、大队长王留五的带领下,制订了治理东荒岗的规划。
1956年开始,派出数百壮劳力,在村干部席海兰的带领下,北上扒村河的上游,协助修建了龙头、龙尾水库;南下扒村河的下游,帮助修建郑湾水库(今位于朱阁镇郑湾村),并对流经村子的河道进行疏浚拓宽,加筑堤坝,彻底改变了扒村“涝时满街水,旱时难具炊”的局面,尤其是郑湾水库的修建,不但形成了“流水潺潺绕村郭,柳丝依依满街春”的新气象,更使兴修直通花果岗的水渠成为可能。
1958年冬末春初,春寒尚且料峭,扒村2000多名村民男女老少齐上阵,打响了轰轰烈烈的治理东岗的战役。支书席大栓、大队长王留五更是冲锋在前,战斗在最艰苦的挖树坑前线。当时,为了解决土壤贫瘠,树木难以成活的问题,指挥部要求树坑要挖到深三尺、长三尺、宽三尺,刨去其中的砾壤土,运上来肥沃的黑土掺上农家肥。
当时的东岗红旗飘飘,热火朝天,高音喇叭里播放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宣传标语迎风招展,年轻的汉子赤膊上阵,仍然是汗流浃背;花白胡子的长者认真地丈量着树坑、株距、行距;小脚的老太太和年轻的小媳妇挑来茶水、烙饼和咸菜;就连小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抬土、浇水,好一派繁忙的景象。就这样,全村人在植树时节连续奋战了4年,1962年果园初具规模。
到了1966年,村里成立林场,建起了机瓦房,派专人管理。东岗逐渐旧貌换新颜,昔日的荆棘被规划成片的苹果树、核桃树、柿子树和葡萄架所代替,春季十里花海,秋季千亩果香。果实收获之后,除了卖去收购站增加了集体收入之外,各家各户还分到了新鲜的水果,不但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还有紫溜溜的葡萄和哗哗响的干核桃。
曾经鸟不做窝、羊不拉屎的荒岗,却在艰苦的8年改造后慢慢披上了绿装。而今碧树成行,花果飘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果岗。改变这一境况的,是一双双勤劳朴实的手,是一颗颗不屈不挠的心。这手、这心属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扒村人,他们用坚韧的性格加上执着的梦想,不但烧出了水墨画一样的扒村瓷,更织就了扒村的锦绣屏障——花果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