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国粹里的中医元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亮点纷呈,包括中医、京剧、国画、武术、书法、围棋、中国菜等。同时中医的思想又蕴含在其他国粹之中,今天我们就探析一下隐藏在其他国粹中的中医元素。
武术与中医
武术是国粹之一,武术与中医都与人类的健康紧密相关,前者强身,后者健体。武术和中医的最高境界都讲究“道”,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武术讲究“内练一股气,外练筋骨皮”,内练的气,是中医理论中的元气、中气,五脏六腑的功能全依赖元气、中气的强健;外练筋骨皮,也需要卫气、营气的固摄。只有体内的气血充足,才能让四肢筋骨有力,且运用自如。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记载,中医的五禽戏对武术中的易筋经和太极拳有着重要影响。武林中的传奇人物大多数都是医武相通的,像张三丰、黄飞鸿等人既是武林高手,又精通医道,可谓“医武不分家”。
京剧与中医
与中医相比,京剧起步较晚。京剧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唱腔优美、服装靓丽、语言通俗等,京剧里包含着许多种中医元素。京剧中的“唱、念、做、打”,使得扮演者把故事情节演绎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从古装京剧到现代京剧,精彩之处多可见到中医的身影。
京剧《文昭关》选段中,伍子胥一夜之间须发皆白,虽然是艺术加工,但其中暗含着中医的“恐伤肾”“肾华在发”等思维。在经典剧作《沙家浜》中的“接头”这场戏里,游走于刀锋之上的“郎中”肩担重任,巧借中医诊脉之机,冒着生命危险布置任务,为民族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真可谓大医济世。
含有中医情节的京剧还有很多,像《白蛇传》中的“盗仙草”(灵芝救命),《杨门女将》中的“采药人”(仙人指路),等。京剧《济世良医》更是将中医与京剧这两大国粹融合在一起倾情演绎,传播世界。
舞台上惊心动魄的剧情,传承不息的中华文明,无不与现实中中医药对中华民族的呵护息息相关。
书法与中医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从甲骨文到行书,博大精深,是无声的民族语言。书法艺术的本质是“一为静,一为简”。“静属内心,简属外象”,知外重内,写字时心气沉稳,运气血与经脉,下笔有神。练习书法对平稳心态,疏通经络都有益处。医生字迹工整,处方清晰,是对患者的负责。孙思邈也是一位书法家,宋代《绍兴秘阁续帖》就收有他的书法墨迹。明末清初中医家傅青主更是知名的书法大家。
围棋与中医
中医与围棋均历史悠久,传说中“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中医与围棋都蕴含着对立统一的思想。中医治病,主要是调理体内的环境,与病邪共存,此消彼长,达到阴阳平衡,《素问》说:“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围棋决定胜负的标准是势力范围的大小,双方共存,而不是赶尽杀绝,这与某些中医理论不谋而合。有趣的是两者都有“气”的概念,这个“气”都与生死相关,得气者生,无气者亡。现代围棋名家吴清源曾说,1928年他东渡日本时,义父杨祉庵送了一首《四诫诗》,曰:“诫尔学养生,养生先养气……”这首诗吴清源始终铭记在心,而且终身践行。中医专家李克光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围棋棋艺高超。李克光认为,中医与围棋内涵相通,要求记忆力好,中医记汤头,围棋记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