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福分儿

春节期间在老家和村上的老人闲聊,听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有了党的好领导,现在一年到头儿都有享不完的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还比较艰苦,过年也有许多的禁忌。人们普遍认为,大年初一这天的运势决定着全年福气的大小,所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千方百计地“抢”福“熬”福,祈盼着能给全家人带来一年的好运。
印象最深的是除夕夜里包饺子时,奶奶总要包上一个馅内含有1分或2分硬币的饺子,说是谁能吃着这个饺子来年就最有福气。吃罢饺子,奶奶拿把高粱笤帚,颠着小脚从大门口一下一下比划着往院里、屋里扫,嘴里还念念有词:“一扫金,二扫银,三下扫棵摇钱树,四下扫来聚宝盆,五下扫来骡马成大群......”末了,再把提前准备好的几根长木棍儿一一挡在院门和屋门口,一直到“破五儿”才算完。说这样一来能挡着家里的福气财气不往外跑,二来能挡着邪祟鬼魅不进门。
那些年乡下还没有电视,年三十儿晚上,全家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围坐一起,一边烤火一边听奶奶“讲古今儿”。在我们弟兄仨上下眼皮儿开始打架时,奶奶就在我们背上轻轻拍几下:“今儿个得守岁熬福哩,可不兴睡得太早了!”可是不一会儿我们就又趴在大人腿上沉沉睡去。
当时村里还有抢“福水”一说。打我记事起,每年的正月初一清晨,父亲总是在鸡叫头遍、别人都未起床时就挑着水桶早早来到村子中间的吃水井边,在吱吱扭扭的辘轳声响中拔上来两桶“福水”挑回家。人们都说,大年初一早上谁家抢到井里的第一挑水谁家就最有福。
除夕夜里,父亲还常会找来一根粗壮的红皮儿高粱秫杆,截下尺许长的一节,用刀从中间一剖两瓣,在其中一瓣秫杆内瓤上按大致均等距离依次摁进去12颗黄豆,分别代表一年中的12个月份,再把另一瓣秫杆合在一起,用细麻绳细密均匀地缠结实后浸泡在灶屋的水缸里。大年初一早上,父亲捞出高粱秫杆,小心翼翼地解开麻绳,仔细查看黄豆的变化情况。同样的环境,有的黄豆已经露出针尖般的嫩芽儿,有的膨胀得老大,有的则略有凸起,还有的仍干燥如初......父亲根据每颗黄豆所代表的月次推算出各月份雨水的盈缺情况,据此安排一年中的农事。
我想,奶奶眼里的祈福、熬福、抢福也罢,父亲根据黄豆变化预测收成的手段也罢,都是人们在生活艰难的年月里一种朴素而美好的愿望罢了,因为有着许多的偶然在里面,一年到头的生活仍过得紧巴巴的。现如今有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一年到头都有花不完的钱、吃不完的粮,更有享不完的福,过年时只想着图个热闹、快乐,过去那些所谓的“穷讲究”与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格格不入,也逐渐被人们所摒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