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镇文殊寺探秘
在禹州市西部有一个镇叫文殊镇。镇的得名来源一个寺,文殊寺。
文殊寺在文殊镇的北沟村。北沟村和文殊村原先是一个村,后来人口增多,为了便于管理,划分为两个行政村。
在北沟村有一座山,叫金鸡山。说它是山,其实很矮,初次到北沟村的人很难把它和山联系起来。山上有两条公路穿行:一是东西走向的禹州市区到磨街的公路,一是大致南北走向的神垕到方山的公路。山顶就是比较著名的皂角坪村。
从山顶向南有一条通向山下的路,沿路南行100米路西有一个学校叫文殊高中。学校坐落在金鸡山的半腰。
走进文殊高中,位于现在淑女楼的位置,原先有一个大殿,里面供奉着文殊菩萨。民国《禹县志》记载:寺内“有白石佛像,高八尺余”。这个白石佛像就是文殊菩萨像。
据民国《禹县志》记载:“文殊寺在县西古清水里,义让里八甲文殊店。金初建,……”。
顺着这条线索,可以上溯到1127年。这一年发生了一场宋金之战,史称“靖康之乱”,战争直接导致北宋灭亡。黄河、淮河流域沦为金国的统治区域。战争还引发大量人口南迁,来不及迁徙的百姓沦为亡国奴,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游牧民族的野蛮统治给农耕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沉重的赋税、繁杂的劳役使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言语不同、习俗迥异带来的精神摧残更使百姓痛不欲生。
西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佛教,历经魏晋南北朝和唐宋,在中国腹地生根发芽。尤其在战乱之际,佛教更成为百姓的精神避难所。佛教宣传的因果报应、善恶轮回和灵魂不灭,使百姓在物质极端匮乏、精神极度空虚的年代,看到了一丝丝生机。
就在金初,一群僧人,来到了依山傍水的文殊镇。交通便利,山清水秀成为建寺的绝好条件。南邻乌溪河,背靠金鸡山,西望嵩山,南眺角山,使这群僧人异常兴奋。再加上这里人口众多,交往频繁,更坚定了他们建寺的信心。
他们何以选择供奉文殊菩萨?这个已无法考证。在佛教中有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这个可能给现在的人以启迪吧!
据民国《禹县志》记载:文殊寺在“元末毁。明洪武间重建。成化元年,僧南宗重修”。
清朝乾隆年间,知州梁某在寺院里创建蓝阳书院,发展当地的文教事业。由于书院在蓝水支流乌溪河北岸(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南为阴,水之北为阳),故名蓝阳书院。道光三年,知州许鸿磐进行了改建。
这段历史在民国《禹县志》里有明确的记载。蓝阳书院的创建开启了当地在寺院办学的先河,这也是后来文殊高中在这里选址办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国时期寺院还保持着原貌。
据老人回忆,文殊寺规模宏大。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寺院共三重,正门紧靠蓝河支流乌溪河,寺院南北长约400米,两边有厢房。文殊菩萨殿在寺院的最高处,也是整个寺院规模最大的建筑。大殿是木质结构,里面供奉着寺院的镇院之宝——文殊菩萨白玉石像。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禹西地区发展很快,日伪军加紧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日伪军在文殊寺院藏了很多战略物资,并有日军据守。日本宣布投降前夕,日军放火焚烧战略物资,并引燃了寺院。由于寺院多为木质结构,大多建筑毁于火灾中,更为可惜的是文殊菩萨的白玉石塑像也在这次灾难中被烧裂,变成一堆废墟。
由于文殊寺处于低洼处,气候湿润,每当下雨的时候,常常雾气腾腾,夏天尤甚。受此影响,每当夏季,文殊菩萨像往往大汗淋淋,附近的信女常拿着蒲扇为菩萨降温,她们称之为显灵。正因为此,日军焚烧寺院时,由于高温炙烤,文殊菩萨玉石像出现冷热剧变,才会崩裂。
建国后文殊寺已经名存实亡。上个世纪60年代,在破四旧的声浪中,寺庙的砖瓦拆掉用于建设文殊小学。据当地人回忆,在最后拆除时,竟发现一个老僧坐化缸,其肉身不烂,后被当地人弃于荒野。
文殊寺至此片瓦不留。
1969年,文殊高中在文殊寺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