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

唐代黑釉彩斑瓷罐

众所周知,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的奇特窑变而独树一帜。
钧瓷是许昌的文化名片,也是重要的文化产业。那么,你知道钧瓷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吗?在许昌博物馆三楼展厅,陈列着一件唐代黑釉彩斑瓷罐,我们可以透过这件文物更加深刻地了解钧瓷的“前世今生”!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
这件展出的唐代黑釉彩斑瓷罐高17厘米,腹围54厘米,底径10厘米,侈口、束颈、鼓腹、假圈足,肩部有两个对称的桥型系,器身内外饰黑釉不及底,上部饰蓝釉彩斑四块,古朴的造型,厚重的釉色,乍一看,这件器物与我们常见的色彩斑斓的钧瓷截然不同。
“由于北宋有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的说法,所以人们一般会认为钧瓷是宋代的产物。实际上,钧瓷是唐代窑变的瓷器,只是在宋代达到了一个艺术高峰,实现了一个大的飞跃。”许昌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说。
关于钧瓷始于唐代的概念,有过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版)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唐代窑址的遗存中有黑釉斑彩装饰的壶、罐等实物,提示了钧窑早期的历史与唐代花瓷有关。
1985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在郑州召开了“河南钧瓷汝瓷与三彩”第四届年会,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冯先铭先生在其论文《有关钧窑诸问题》中举证,20世纪60年代以后,故宫博物院调查河南五处唐代窑址花釉标本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五处唐代窑址发现后,初步判明了钧窑始于唐,并看到窑变花釉与斑点装饰对宋钧窑的影响。
陶瓷专家赵青云先生在《钧窑》(文汇出版社2001版)一书中也指出:唐代花釉瓷既然产于禹州神垕镇附近,必然会对宋代神垕镇的钧瓷烧制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当地人习惯称此类器物为“唐钧”。
基于这些理论与论据,钧瓷产地禹州有了钧瓷“始于唐,盛于宋”的说法。
古窑址“揭秘”钧瓷演变过程
在神垕镇西南角的大刘山下,有一处大名鼎鼎的古迹——下白峪窑址。
下白峪窑址是神垕镇最早具有考古学依据的窑址,学术界也称它神垕窑遗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禹州本地考古部门做过调查。2001年,北京大学秦大树教授带队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发掘。
2001年之前,附近村民发现这里到处是碎瓷片,翻修房屋经常能挖到大小不等的古窑炉。
考古发掘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发现一座窑炉和一处窑前作坊。这里地层关系简单,叠压关系清楚,充分说明自中唐到晚唐很长一个时期内,下白峪窑场都在稳定持续地进行陶瓷生产。
秦大树等人撰写的《下白峪窑址发掘简报》中称:此处窑址以生产平民日用花釉瓷为主,产品供应周边区域。创烧时代可以追溯至唐天宝年间,断烧时间为唐晚期,持续烧制时间约150年,是目前神垕发现最早的窑址。
唐代花釉瓷是该窑场出产的精品,它是在黑釉上施以彩斑釉,烧成后彩斑呈灰蓝或灰白色,具有一定乳浊感。
萌生于唐代的花釉瓷利用釉的流动,使它呈现像窑变一样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酣畅淋漓、大胆泼辣,似有意,似无意,似有形,似无形。妙趣横生,变幻莫测,为后来钧釉彩斑开启了先河。
“唐代花釉瓷被学者认为是宋代钧瓷的源头,也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钧瓷源于唐’之说的考古学实证。”陈文利说。
御用珍品如今誉满全球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据考古发现,我国从1.5万年前就开始烧陶;商、周时期已有了原始的青瓷;经过秦、汉、南北朝的摇篮期,到唐代时,制瓷技艺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北宋初年,政治稳定,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钧瓷也从技术上和艺术上逐渐发展成熟。
钧瓷烧制起源于禹州市神垕镇,北宋徽宗时成为御用珍品;因在禹州市区城北“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宫廷御用钧瓷,故窑名“钧窑”,瓷名“钧瓷”。钧瓷虽灿如晚霞,窑变丰富,但其不加雕琢,自然成形的烧制技艺,恰恰与北宋时期的社会文化氛围与审美追求相一致。
“北宋的徽宗皇帝可以说是钧瓷的‘第一个形象代言人’。他不但下令在禹州开设钧瓷官窑,更下令钧瓷为皇家御用,民间不可收藏。从此钧瓷便一直以其高贵的身份、典雅的仪态和风范、简约的造型独树一帜,为后世陶瓷业长期模仿,并有了‘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这样的民谚。”陈文利说。
金元时期,由于钧窑的独特风格深受人们喜爱,加之宫廷垄断的解禁,其得到了迅速发展,影响遍及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在我国北方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钧窑体系。
明清时期,钧窑风格影响到南方,出现了各种仿钧的瓷种,如广东佛山的“广钧”、宜兴的“宜钧”、景德镇的“祭红”“釉黑红”“卢钧”等,以及受钧釉影响创新而出的各种高温颜色釉。
经过不断创新发展,时至今日禹州钧瓷誉满全球。如今,民间又有了新民谚: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