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之物妙手得
——访钧瓷大师李建峰
相比于祖祖辈辈生长在神垕的本地人,祖籍禹州市火龙镇的李建峰却与钧瓷有着别样的渊源。
1949年,李建峰的父亲和伯伯从火龙前往神垕谋生,从事的工作就是烧窑。1956年,其父进入禹县第一陶瓷厂工作,给钧瓷老艺人卢广东打下手复烧钧瓷。1958年,其母也从扒村瓷厂来到禹县第一陶瓷厂工作。1963年,李建峰出生在禹县第一陶瓷厂,伴钧而生仿佛是命运的安排。
从幼年时的蹒跚学步,到少年时期的嬉戏玩耍,李建峰看到的是不灭的窑火,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是钧瓷艺人们做造型、上釉色、烧瓷器的身影。
1980年,高中毕业的李建峰进入禹县钧美一厂(原禹县第一陶瓷厂,1984年更名为禹县钧瓷一厂),从事的却是与钧瓷烧制毫不相关的工作:炊事员。喜爱钧瓷的李建峰并未沮丧,闲暇时,他翻阅资料,向老师傅请教,摸索着钧瓷烧制技艺。那一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梅建鹰、袁运生等教授来禹县钧美一厂搞创作,在为袁运生准备饭菜的同时,李建峰抓住机会,向他请教艺术创作的种种知识,如饥似渴地接受着艺术的启蒙。勤学好问的李建峰引起了袁运生的注意,在他的多次推荐下,李建峰被破格调入禹县钧美一厂试验室。
当时,李建峰跟随晋佩章、王广振、张广木等老师学习钧瓷拉坯、配釉、烧制等,不断提升着自己的钧瓷技艺水平。1984年,他通过成人高考,进入江西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在陶瓷工艺系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专业系统学习。学成归来的李建峰回到禹县钧瓷一厂,先后担任技术科副科长、副厂长、厂长等职。
“塑物之前,吾自先修,以诚为本,志身钧苑。”这是李建峰铭记于心的人生格言。离开禹县钧瓷一厂后的李建峰,曾辗转于神垕钧瓷窑口做技术总监。
2002年,他与别人合作创办东升钧窑,开始自己的创作之路。如何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李建峰想到了做钧瓷挂盘。1974年禹县第二陶瓷厂(后更名为禹县钧美二厂、禹县钧瓷二厂)烧出的挂盘《寒鸦归林》,因釉色幻化出“百鸟归林”的奇景,成为钧瓷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在李建峰看来,挂盘是展现钧瓷窑变艺术的绝佳平面载体,盘子之于钧瓷艺人,犹如地之于农民、宣纸之于画家,可以任你在上面驰骋,淋漓尽致地展现钧瓷窑变艺术的魅力。
在东升钧窑的展厅中,100个钧瓷挂盘整齐地摆放在展柜上。挂盘手拉坯成形,釉色莹润,窑变自然,或高山飞瀑,或夕照晚睛,或春意盎然,浑然天成,意境深远,正所谓“雨过天青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
壶中自有乾坤大
一次,在与清华大学张守智教授的交谈中,张教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唐到宋,执壶一直是北方诸窑,包括钧窑的主打产品。钧窑的壶,为什么不能做得精细点?为什么不能走向实用,接受市场的考验?”
张教授的提问让李建峰有了新的努力方向,他开始尝试摸索着做钧瓷壶。为了解决烧制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壶被烧裂、壶盖和壶身嵌合不严、釉厚容易流动将壶盖和壶身粘连在一起等问题,他反复前往宜兴学习借鉴紫砂壶的制壶技巧和经验。摸索改进钧瓷的制作工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烧制试验,令他满意的钧瓷壶终于烧制成功。
李建峰的钧瓷壶,全部采用手拉坯制作,壶体简洁清朗,线条流畅,壶口壶盖丝丝相扣,浑然天成。他烧出了小如指盖的钧瓷壶,烧出了满釉钧瓷壶。细细品之,壶盖与壶身的接合处,开合自如,细密无间。用壶倒水,水流顺畅,但按上壶盖上方的壶眼,壶水则戛然而止。这些钧瓷壶在实用中已达到甚至高于紫砂壶的标准,同时为钧瓷工艺的精细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大唐梦华》《清风竹韵》《冰清玉洁》等钧瓷壶系列的相继创作完成,让人们提起李建峰,想到的就是钧瓷壶。在神垕风起云涌的制壶热潮中,李建峰淡定自若。他跳出了钧瓷壶原有的框架,摆脱紫砂壶风格的桎梏,开创了属于自己的钧瓷壶风格。
如今的李建峰,成绩斐然,获奖不断,但在东升钧窑中,最容易找到他的地方一定是工作室。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只要有时间,李建峰几乎都会沉浸在钧瓷壶的世界,坚持创作。这在日渐浮躁的钧瓷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位大师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