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提升乡村发展活力

作为闻名全国的药材之乡,我市近年来借力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科技化种植,诸多乡村因发展中药材产业踏上致富路。
在张得镇大周村福润家庭农场里,负责人王民义正在田地里查看药菊长势,一簇簇菊花长势喜人。入秋以来,农场里全面铺开菊花管理工作,为秋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排排菊花苗整齐青绿,工作人员分工协作,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村民郑红敏告诉记者,家庭农场是她们本村群众务工就业的好去处,自己常年都在农场干活,既能在家门口实现劳动增收,又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
王民义告诉记者,从几亩地到现在的四百多亩,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如今,在王明义的带动下,大周村及周边村农户积极种植中药材,王明义还培育菊花、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的种苗卖给农户,同时传授他们种植中药材的技术,帮助农户增收。
“我们家庭农场形式的,流转土地四百多亩,主要种的有菊花。用工不等,用的都是临时工一天十几人,多了一天三四十个,工钱一天七十元。”王民义介绍说。
王民义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接下来,他的家庭农场将进一步扩大药材种植规模,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中药材附加值。
“我目前种的菊花有八、九个品种,品种不一样,效益不一样。生地这两年的行情都好,药材普遍涨价,都是一万多利润。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力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建冷库烘干房一条龙服务。”王民义说。
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和政策优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中药材种植产业,一批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广大农户向规模要效益,中药材规模种植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好渠道,目前我市拥有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公司300余家,规模化种植基地200多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0.11万亩,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新兴产业经营模式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主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年产值达到7亿元。特别是在菊花、金银花种植加工方面,加工烘干设备建在田间地头,基本实现就地采摘就地加工,金银花亩产值平均达到1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