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双节”文旅市场异彩纷呈

接待游客92.89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3亿元

金秋时节,山林渐染。中秋、国庆“双节”我市各旅游景区迎来人流高峰,文旅行业强化安全底线,为双节假日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双节假日全市共接待游客92.89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6.3%,与2022年同比增长5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3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9.1%,与2022年同比增长579%;假日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圆满收官。

宣传推介蓄势赋能
通过钧瓷文化旅游节、药交会的带动和造势,预热了整个假日黄金周消费市场。为了营造更为浓郁的文旅宣传氛围,吸引更多游客“打卡禹州”,市文广旅局积极营销宣传,整理拍摄了11部,包含旅游景区、精品民宿、旅游商品、乡村旅游特色村四大类高质量短视频,通过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和许昌文旅、精彩禹州等官方媒体进行多方位宣传。印制了5万余份“乡愁禹州”文旅线路“走进禹州”旅游指南宣传折页发放推介。编排了《禹州文广旅之歌》,以MV的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对我市文旅地标打卡地进行拍摄,充分展示了我市优秀的旅游资源和浓厚的历史文化,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双节”黄金周代言助力,拉满节日氛围感,进一步激发游客出游意愿,实现文化传播和提振消费的同频共振。
文旅活动异彩纷呈
“双节”期间,根据市场需求和节日特点,各文旅行业都在创新载体、举办活动、推出新产品、打造新亮点,给游客带来全新旅游体验。神垕古镇积极将节庆元素融入到具体活动中,为游客奉献了场景丰富、独具特色的视觉盛宴。举办“听见”神垕(集青年集市、露营、民谣为一体的音乐艺术节)、“看见”神垕(诗词与建筑结合,户外墙体书法展)、李青云书画艺术展、韩冬陶瓷艺术展、佛像艺术专题展、癸卯年公祭窑神大典、猜枚技艺大赛、街区美食节、非遗项目民俗剪纸、拓片、糖画等沉浸式旅游产品,钧瓷开窑仪式等活动受到央视的关注和报道,吸引众多游客携亲带友前来观光旅游,八天假期共接待游客9.73万人次;大鸿寨景区结合假日旅游消费新趋势,举办“四节同庆”:山货大集、农副产品展销、五谷丰登展示、非遗项目打铁花表演等活动,营造“一半烟火,一半诗意”的假日氛围,以此激发旅游消费市场活力,八天假期共接待游客8.6万人次。图书馆与市民共赴的文化之约受到好评,举办的“手拉手·亲子时光”、禹图公益讲座、“书海寻宝”、电影大放映等活动受到游客的青睐和热捧。文化馆通过一批特色赛事,来丰富市民游客假日生活,举办的“乡音禹州”戏迷擂台赛、“舞动禹州”全民广场舞大赛、“非遗大集”等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亮点频出。
乡村休闲正当时节
“双节”期间,文化打卡和户外赏秋成为年轻游客群体的“心头好”,中医药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把文字、文化、文脉与文旅产业充分融合,以新的姿态多维度展示在游客面前,成为人们探索我市中医药文化密码的胜地,游客接待假日持续高位运行。城区颍河景观带、登善湖山地公园等休闲场所、城区周边“农家乐”和各文化场馆、健身房、综合商超成为大家消遣娱乐的好去处,呈现“休闲度假大众化、城乡休闲文明游”的氛围。市文旅局适时推出的3条“乡愁禹州”文旅主线路、8条乡村“文旅融合”特色旅游线路、4条研学旅行线路,最大程度串联本地文旅特色资源,着力打造诗和远方新版图,满足了游客多元化需求,促进了假日消费升级,假日期间,我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3.2万人次。
客源市场不断拓宽
探亲游、民俗游、周边游、亲子游、自驾游近年来一直占文旅市场主要份额,此次黄金周也不例外。在“双节”超长假期的加持下,露营、展览、剧本杀、密室大逃脱等城市玩乐新消费、新业态,成为风靡年轻人的娱乐项目,多元文旅消费日渐崛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我市各行各业与节庆假期互动,借助强劲的假日需求弹力,利益共享,迎来高光时刻。随着我市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及钧瓷文化、中药文化品牌影响力的提高,客源范围从以前的本地游客为主拓展到省内郑州、平顶山、漯河、周口等半径在300公里以内的城市游客,省外游客也明显增多。餐饮、商场、娱乐等场所消费需求旺盛,呈现出繁荣的节日景象,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显现。
旅游市场健康有序
为全方位做好“双节”期间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市文广旅局提前谋划,对假日期间的文化旅游工作进行细致的安排部署。制定了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成立工作组,在神垕古镇、大鸿寨等全市主要景区全天候值班值守,对文化旅游市场开展不间断的督导检查,及时发布旅游温馨提醒,公布服务热线电话、投诉电话,及时处理游客投诉,积极协调解决期间发生的各类问题,确保假日旅游市场平稳有序。“双节”期间,全市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案件和旅游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五统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