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坡儿

前日,拜读了《许昌晨报》刊登李君所写的《西山拉煤》一文。阅罢掩卷,陈年旧事,涌上心头,思绪带我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山村岁月。我的家乡在禹州鸠山镇,位于许昌市西部边陲,即文中所言拉煤的西山。那里出产优质煤炭,官山煤更是名声远扬,是整个豫东地区周口、许昌、漯河,甚至安徽一带生活生产用煤的供应地。那时汽车拖拉机很少,货物运输主要依靠人力架子车。自我记事起,就经常见到外地来的拉煤车络绎不绝,来往穿梭。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家乡交通不便,没有柏油路,更没有水泥路。山间小路蜿蜒曲折,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煤矿都位于深山野沟,山高谷深,坡陡路长。官山煤矿、沙石坡、逯家坡、押坡、二里半坡、坡村岭、马楼岭……这都是拉煤人必经之地。单听地名就可想象在当年基本依靠人力运输的条件下,拉着一千多斤的人力车,过河踏湾,上沟爬坡,遇上恶劣天气,更是苦不堪言。拉煤是个不但辛苦,而且充满危险的活计。车毁人伤事故经常发生,由此催生了一个职业——赶坡儿。
赶坡儿,也叫拉坡儿,即牵个牲口挂在拉煤车上,帮助外乡拉煤人顺利拉至坡顶或者拉出山,对方付点赶脚钱。这样拉煤人安全出山,当地老乡挣个辛苦钱。
当时,是大集体时期,牲口只有生产队里有。在麦罢、秋罢农闲时期,人闲牲口也闲,外地人也趁农闲来拉煤,此时是赶坡儿的旺季。头天晚上,队长安排好明天要去赶坡儿的人,饲养员把牲口喂好。第二天拂晓,大家带着干粮,一人一牲就出发了。那时赶坡儿的人很多,大家就分散开来,各自寻找雇主,有的蹲在大坡底,有的去煤窑场,尽其所能,早点拉上活儿。
据我所知,赶坡儿兴盛于六十、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大集体解散,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赶坡儿就消亡了。
找到雇主以后,双方商谈拉的方式和价格。有的是拉上大坡儿,有的是直接送出山。逯家坡位于方山境内,车行至此,大坡全部过完,收费两元钱。马楼岭位于顺店镇境内,至此,完全出山,再往前走是平原,赶坡儿最远到此,收费两元五角。一般一天能拉两趟,生意好时能拉三趟。晚上赶坡儿回来,牲口送到饲养室,当天拉坡儿的收入交给队长。我们老家生产队有六匹牲口,一日大约收入二十元左右。 队里按百分之二十返还个人,再给赶坡儿的人记十分工分,女劳力记八分工分,还有一块多的收入。在当时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赶坡儿不失为一个好营生。村里人多,队长照顾到方方面面,这活大家是轮流去的。
赶坡儿的活是起早贪黑,忍饥挨饿,队里有规定,牲口只能干活,不准人骑,所以赶坡人每天要走五、六十里的山路。
不过,赶坡人也自有乐趣。在彼时交通、通讯、信息很闭塞的情况下,赶坡人每天和操着外地口音,来自数百里之遥的山外人,谈话聊天,也是个趣事。走在路上,两个人几个小时的相处,一前一后,有问有答,相谈甚欢,把山外的逸闻趣事、家长里短带进了闭塞的山乡。赶坡儿回来,村头的大槐树下,大家聚拢在一起,或端着饭碗,或纳着鞋底,或抽着旱烟,围着赶坡的人,听他在添油加醋地讲着山外的乐事。此时的赶坡人,俨然成了小山村里的“新闻发言人”。
我本家二哥,今年七十多岁了,那时候二十出头,能说会道,聪明伶俐,三里五村赶坡儿没有超过他的,是赶坡儿群里的佼佼者。别人拉两趟,他能拉三趟。价格还高,活还好找,这里面自有他的一套秘诀,多年后他才透漏其中的奥妙。大家都在坡口等活时,他不扎堆儿,直接牵牲口去煤矿,看到有人在矿门口等活,他就径直去煤场。直接找到拉煤的人,当时煤矿生产效率低,有的外乡拉煤人到矿上几天还装不上煤,白吃干粮,很是着急。二哥就利用当地的人脉关系,能说会道,帮助拉煤人装上煤,装优质煤,甚至超称装煤。外乡人感激不尽,作为报答,出高价雇二哥赶坡儿。所以我家二哥总是比别人拉活多,价格高,隔三差五还能给队长挣几根洋烟抽,队长很乐意派他去赶坡儿。有人嫉妒,反映二哥偷骑牲口,队长也是容忍迁就。
赶坡儿还成就了一对好姻缘。距我家二里地的官山寨下有个小山村叫寨沟村。村里有个姓赵的姑娘,十七八岁。有一次赶坡儿,遇到安徽界首的一个小伙子。可能是两人在赶坡儿途中一见生情,或者是小伙子同伴的极力撮合,也许是小伙子伶牙俐齿,再者是姑娘情窦初开,对山外生活充满了向往,也可能上面几种情况都有。最后赵姑娘跟拉煤的人走了,一别音信全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家人羞愧难当,赵老汉懊悔地说,是赶坡儿把女儿丢了。不过几十年后,听说赵姑娘在安徽过得很好,女婿聪明能干成了企业家。据说有几家企业,资产多少亿。前几年,一家几口,携儿带女,开着高档轿车,备了厚礼,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娘家。赵老汉一家扬眉吐气,逢人便说是当年赶坡儿成就了女儿的好姻缘。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变成了村民小组。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土路经过裁弯取直,起高垫低,拓宽改造,全部变成了柏油路。传统村落和旅游区的开发,又建设了快速通道。保护自然环境,地方小煤窑关停。汽车取代了人力车,外乡人再也不来西山拉煤了,赶坡儿作为时代的产物被淘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五十岁以下的人,对赶坡儿已经一无所知。但是当年人们团结协作、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人们,令后人敬仰。我既为家乡人感到骄傲,也为物质匮乏年代的生活感到心酸。
过去的沧桑岁月,值得我们怀念,不管曾经我们多么贫苦艰辛,回想往事,仍觉心暖。把那段苦难的经历永远留存下来。现在写出来,勾起那一代人的无尽思念,增加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是乡愁,也是文化,不至于将有益的往事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