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老技艺 做真材实料好粉条

——探访省级龙头企业“盛田农业”

在盛田农业生产区域,有一条标语格外醒目:“只做自己爹娘能吃的粉条。”盛田农业董事长助理古海潮介绍:“盛田农业能够传承上百年,并且成为省级龙头企业,不掺假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前些年,古海潮在外跑市场。“别家的粉条几元一斤,你家的凭啥十几元一斤?”他经常面对餐饮企业这样的疑问,只得一次次讲解真材实料与掺假的区别。禹州粉条按照传统有18道制作工序,完全使用红薯粉。一些粉条厂家为降低成本,会用廉价的木薯粉冒充红薯粉。木薯粉的黏性差,制成的粉条想要筋道,就要使用添加剂。区分是否纯红薯粉条,产品价格是一个直观因素。古海潮介绍,今年他们采购的红薯粉进厂价约6元一斤,一斤粉能制九两粉条,原料成本就到了7元左右一斤,最终产品还要再加上其他生产成本。
多年来,盛田农业致力于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参与制定A级“三粉”产品标准,并获颁1号认证证书。公司通过了美国FDA食品安全认证和HACCP工厂管理体系认证。生产的红薯粉条通过深圳市“圳品”认证。盛田农业与海底捞、锅圈食汇、胖东来等许多大型连锁企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创始人立志经营“百年老店” 
11月21日,在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内的禹粉文化博物馆里,老式灶台烧得正旺,大锅冒出热腾腾的水蒸气,几位粉条师傅分工合作,现场展示禹州粉条的传统制作技艺。以禹州粉条为主题的歌曲《呲溜溜》唱得热热闹闹。
禹州粉条的加工生产有500余年历史,这里还原了作坊时代禹州粉条的制作流程。盛田农业的创始人就是在类似的环境中,开启了一段上百年的品牌传承故事。1916年,孙金泉带着在外做小生意积累的一些钱财回到家乡,开了一家手工作坊制作粉条。他给这家作坊取名“盛田百年粉坊”,希望这份家业能够久远传承。时光流转,1996年,“盛田百年粉坊”传至第四代孙继周。他扩大生产规模,搬迁至禹州市朱阁镇石河村,采用原始加半机械化生产。2006年3月,为了再次扩大生产规模,“盛田百年粉坊”又搬迁至现址禹州市郭连镇课张村,成立了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彻底完成了传统作坊向现代工厂的进化。目前,“盛田百年粉坊”已传至第五代孙溪烽手中。历经上百年,孙家后辈实现了先辈立志经营“百年老店”的愿景。
目前,盛田农业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农业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河南省红薯制品产业集群核心企业。2017年,盛田农业被授予“河南老字号”称号。今年,盛田农业作为许昌市唯一品牌,提交申报“中华老字号”称号。
研发鲜粉条改变行业传统
今年我市举办钧瓷节和药交会期间,酒店提供的一道名叫“禹州披萨”的菜,引起很多人兴趣。粉条作为基底,铺成约一指厚,上面淋一层鸡蛋液,撒上葱花、腊肉丁等食材,经过油煎,香气扑鼻,口感筋道。“这道菜是盛田农业发明并流传出去的,近些年已经成为禹州许多饭店的特色菜。”古海潮介绍,粉条有“人造鱼翅”的美称,“禹州披萨”这道菜的正式名称是“生煎素鱼翅”。
盛田农业依据市场需求,坚持对粉条产品进行开发。经过多年发展,盛田农业积累了13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报3项发明专利。鲜粉条是改变行业传统的一项创新产品。传统的粉条都是干粉条,装成大包卖给消费者,导致粉条难以走出本地。2016年,盛田农业与南京农大团队联合研发出鲜粉条,食用前不用泡发,采用小包装,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以此项技术为基础,盛田农业研发出14款面向不同人群、不同食用场景的鲜粉条产品。其中,有面向儿童的水果味粉条,也有面向老年人的加入山药的粉条;有适合火锅的,也有适合炖菜的。依据最新的市场动态,盛田农业又研发出了多种粉类方便食品和预制菜。
计划三年开50家融合体验店
“坚守、传承、融合、创新,是盛田坚持的发展理念。”第四代传人、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孙继周表示,盛田坚持老传统、老手艺,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研发创新和销售模式创新。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厂区同时是一个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首家粉条产业观光工场。
景区板块主要由“一馆一所一园”组成,“一馆”是禹粉文化博物馆,“一所”是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一园”是种植了40余种有机红薯的“红薯公园”。这里形成了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文化娱乐、生态休闲、教学教育、特色加工、宜业宜居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园区。新消费趋势下,盛田农业围绕粉条这一主题,谋划开设集制作体验、餐饮、产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合体验店,计划三年开50家店,让传统的粉条变得时尚。孙继周说:“下一步,盛田农业将进一步讲好百年老字号的品牌故事,进一步抓好研发、销售,把企业进一步做强,让河南的好品牌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