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垕老街之神垕书院

在神垕老街店铺林立的闹市里,隐藏着一家书院,它就是神垕书院。神垕书院由一处带门面的院落改造而成,院内厢房错落有致,房内布置典雅,书案、茶座、书画、钧瓷摆放有序,精巧的钧瓷制作坊露天而设,花草竹丛,曲径通幽,过厅后院临河赏景,别有洞天。
神垕书院的创办者,是一个中年人,名叫赵志儒。谈起名字的来历,他感慨万千。他原名叫赵志全,后改名赵志儒。志儒,道出了他对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一往情深和责任担当。孔子说:“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
据赵志儒太祖父讲述,他祖上本是北宋皇室后裔。自宋以后,历代耕读经商。以书画、瓷器、钱庄、粮仓为主业。父亲以文经商,以传承世代儒商为家训,对中医药颇有见解。喜收藏,以书画、瓷器、玉器为主。
赵志儒回忆道:上初中时,因自己懵懂无知,学业荒废。初中毕业后,受家庭影响,始真心求学。他的祖父18岁就担任了禹县粮行的大掌柜,喜欢书法。建国初,祖母一场大病,花光几乎所有积蓄,导致家道中落。他的父亲在改革开放初期,成为较早的一批“万元户”。家学渊源和经商传统,对他的人生之路影响深远。
赵志儒初中下学后,曾在禹州市文化馆学习美术。受艺术的熏陶,开始转变观念,思索人生。先是跟父亲做建材生意,并坚持业余读书,终养成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后自己另立门户,继续做建材生意。为了谋取更大的发展,先后去上海、杭州、舟山、佛山、海南、顺德、深圳等地考察学习,深深体会到读书学习对生意的重大影响。2000年后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读书,尤其喜爱儒家传统文化。这期间,有一本叫《易医》的书对他影响很大。虽将近而立之年,仍坚持读书不辍。他以苏洵为榜样,发奋努力。在转行做中药材生意后,广泛涉猎中医药学专著,版本从20世纪50-70年代,追溯到明清时期。2006年,他发起成立了河南省禹州市药业商会,担任秘书长。阅历愈丰富,他越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信息时代,使他深感掌握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同年,他开始转行做钧瓷和玉器生意,经营钧瓷、玉器、翡翠、首饰等,并取店名“锦宝轩钧瓷行”和“锦玉堂珠宝玉器行”。在做钧瓷、玉器的同时,从未放弃学习的机会,并多次到国学堂深造。他原本志在大都市,并做好了去上海等地发展的机会。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专心在神垕做起了钧瓷和玉器生意。
钧瓷博大精深,对当时初入此行的他,充满挑战。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品味,他广泛涉猎与钧瓷有关的书籍。《钧窑史话》《钧瓷志》《追根求源话钧瓷》《中国钧瓷》《钧台窑发展与探索》《中国钧瓷艺术》《钧瓷大师晋佩章》《中国历代钧瓷釉色》《钧瓷雅集》《宋元钧瓷制作技艺研究》《河南陶瓷史》等常常置于案头,研究学习。他还拜访名家,深入窑址,把自己的工作室建在钧窑厂,博采众长,汲取营养,掌握第一手资料。最终由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钧瓷鉴赏的行家里手。
十几年一路走下来,他对钧瓷鉴赏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
他说:钧瓷之美在质,在形,在艺,在釉,在足。钧瓷的价值最终体现在窑变上。可以说成在窑变,败在窑变。他把影响窑变的因素归纳为釉质、釉的厚薄、氧化火、还原火、火的远近高低、火的时间长短等因素上。
唐钧釉色以褐为主,上有不规则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蓝等色,挥洒自然、有烟云变化之美感,莹润典雅,耐人寻味。
宋钧釉色自然温润,釉色分三类:一是单色釉,主要有月白、湖蓝、天青、豆绿等;二是窑变彩斑釉,以天蓝红斑或乳白紫晕为代表;三是窑变花釉,主要有丹红、海棠红、霞红、木兰紫、丁香紫等品种。以窑变花釉的艺术价值最高。
元釉厚而不匀,色暗多棕眼,釉法堆积如蜡泪。
清钧釉溶剂成份较多,高温下流动性大,冷却时容易析晶,效果奇特,釉色有朱砂红、天青、天蓝带紫等。
他向我谈起了当代钧釉,出示了神垕钧瓷二厂的“寒鸦归林”图片。1983年10月,钧瓷二厂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大规模钧瓷展销活动,著名作家姚雪垠被一钧瓷挂盘吸引,为之取名“寒鸦归林”,并赋诗一首:“出窑一副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现代钧釉鉴赏归结起来就是:温润、流动、纯净、变化、厚重、纯正、纹络、意境、浑然。
他说,钧瓷是中国传统审美中精神意境的典范。“外儒”与“内道”的人生哲学,“守正”与“尚真”的审美价值,深深映照在瓷光宝色中。所谓“深人见物者也深,浅人见物者也浅”,在赏瓷之中,最能印证。清影之色,顾盼之态,静玩之心,咏怀之意。这般真性和淡然,使人熏染千年之传承,不觉神骨具清。
和所有的钧瓷人一样,钧瓷愈要向前发展,愈感到文化引领的重要性。钧瓷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钧瓷本身包含的文化元素太少,缺乏一大批文人的参与;之二是缺乏规范的价格体系和钧瓷价值认证标准,钧瓷价格市场混乱。如果能像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一样,形成文人钧瓷将会极大提升钧瓷自身的价值。好在现在正有一批人在探索这一道路。比如杨俊峰老师,他烧制的钧瓷里融入的文化元素就很多。谈到文化元素,并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而是具象的、有针对性的。比如中国书法、绘画与钧瓷的有机结合,中国传统审美情趣淡雅纯净与钧瓷的有机结合。谈到钧瓷价格体系和价值认证标准,他认为宜兴紫砂壶的价格体现和价值认证标准就比较规范,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逐步形成规范的可操性强的价格体系和价值认证标准。
在神垕书院,书架上摆放着一本本与钧瓷有关的书籍,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表现修身养性的字画,房间里陈放着一件件精美而有文化内涵的瓷器。“我正在为钧瓷立着标杆,我要建立合理的钧瓷价格体系和价值体系。”赵志儒院长坐在宽宽的椅子上,端着散发着红茶清香的钧瓷茶杯,把玩着由他监制的钧瓷。“这个钧瓷茶杯的釉里蓝外红,这个蓝叫帝王蓝,海天一色,过去只有帝王才能用,所以叫帝王蓝。外釉的红是铜红,是铜元素经过高温形成的。雨过天晴半红霞,是不是这个意境?红是渐变的,有过渡,很自然,非人力可为。”“钧瓷的釉不是凭空臆造的,必须有出处。所以钧瓷讲究三个字:贵、精、稀。贵就是有出处,精就是做工精细,稀就是存世量少。”我接过他递过来的钧瓷,底座上赫然刻着“神垕书院赵志儒”几个字。
一个十五岁立志经商,二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五岁立志向儒,不惑之年立志传道的汉子,深邃的眸里透出的是倔强和执着。
“钧瓷发展已经到了非解决瓶颈不可的地步了。”他在我面前反复强调着。我感受到了他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想这就是他要创办神垕书院的动力吧。
在神垕书院的墙壁上,挂着“神垕书院美学研究会”匾额和“中国神垕书院读书会”条幅。字体端庄大气,十分醒目。
走在神垕书院幽静的小院里,深深的巷子给人无限的遐思。在窄窄的巷子两旁,是一间间精致的房间,真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书院外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书院内清净淡雅,深思远虑。靠近书院南墙外,河水汩汩,源远流长。
自神垕书院挂牌以来,一批批文人雅士和钧瓷人在此聚会,谋划着钧瓷的发展方向。
神垕书院,正以它的前瞻性和开创性,逐渐成为钧瓷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