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药市的形成与发展 (二)
随着禹州药材集散规模化的形成,各地药商纷纷在禹州城内租赁门面,建立商号,常年经营,乾隆三十至六十年(1765-1795年),药商衍溢城内数系大街,药棚遮天蔽月,药材经商号已达870余家 (捐钱笔文),城内居民十之八九以经营药材为生。巨商开设的药庄、代客买卖收取佣金的“药行”或“药栈”,拆整卖零的“拆货棚”、专营地产药材的“山货行”、经营名贵药材的“洋货棚”、切制饮片的“片货行”、长途贩运的“行商”、研制中药成药的“丸散店”等先后兴起。从事药材经营的辅助性行业,如检药、打包、荆编、吹瓶、糊盒以及从事搬运的脚行相应崛起,京广杂货、饮食服务、钱庄银号、交易中介等行业也应运而生,药市人数达3万余人,药材交易进入鼎盛时期,交易规模愈来愈大。
长期的药材交易,形成药商之间相互竞争。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自发形成以经营类别或区域同乡性质的行帮组织。如以经营类别形成的药行帮、药棚帮、党参帮、甘草帮、茯苓帮、丸散帮和以区域同乡性质的山西帮、江西帮、陕西帮、四川帮、怀庆帮、祁州帮、亳州帮、商城帮、老河口帮、广州帮、汉口帮、宁波帮、金陵帮、禹州帮等。为了标榜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惜重金兴建会馆庙堂,以作为迎客送士、举行祭礼、节日庆典等大型活动的联谊场所。自清康熙五十四年(1711年)重修陕西会馆关帝庙始,至民国初年,在城区西北偶相继建成“山西会馆”、“怀帮会馆”、“十三帮会馆”、“江西会馆”四处,尤以“怀帮会馆”规模最大,在建筑规模上雄居诸会馆之首,素有“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座殿”之誉。如今禹州城内药帮会馆旧址,仍保留着呈“品”字形的古建筑群,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禹州药业的兴旺发达,给当时的有识之士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契机。众多外地药商坐镇禹州,自立商号,看准机会大批成交。同时抽调大批人员分赴全国各大商埠设立分号,开展广泛的交易活动。清初,全国著名的20个药帮,禹州帮名列其中,祁州药市有名的十三帮就有“禹州帮”。《祁州中药志》曰:“禹州是江北重要的药材集散地,那里常年有药市,川广云贵药材运至汉口到禹州销售,禹州帮则以白芷、南星、白附子、当归、大黄、川芎、黄连运抵祁州,常年驻守15家之多。帮中恒春药庄在全国14个大中城市及商埠设有14个分庄;三德和设有13个。清末至1921年,禹州大小药帮25个,其中丸散帮有商户74家。同时在禹州从事药材经营的商号还建立药材社。在修建山西会馆时,山西药材社捐纹银400两,洋广药材公合社捐纹银150两;在禹州经营的亳州、金陵两地177家药商,在建十三帮会馆时共捐纹银20两3钱9分,铜钱37串零238文;商城帮239家药材商号捐钱46串零957文。清道光六年(1827年),山西药材社和河南内乡马山口,许州及禹州的156家药材商号又捐钱2086串及纹银1573两,新建山西会馆钟鼓楼,改建庙门、壁墙、环垣、金妆神像,整茸殿宇,重修道院、包厨等,并刻石立碑以志其事。”
长期的药材交易,形成药商之间相互竞争。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自发形成以经营类别或区域同乡性质的行帮组织。如以经营类别形成的药行帮、药棚帮、党参帮、甘草帮、茯苓帮、丸散帮和以区域同乡性质的山西帮、江西帮、陕西帮、四川帮、怀庆帮、祁州帮、亳州帮、商城帮、老河口帮、广州帮、汉口帮、宁波帮、金陵帮、禹州帮等。为了标榜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惜重金兴建会馆庙堂,以作为迎客送士、举行祭礼、节日庆典等大型活动的联谊场所。自清康熙五十四年(1711年)重修陕西会馆关帝庙始,至民国初年,在城区西北偶相继建成“山西会馆”、“怀帮会馆”、“十三帮会馆”、“江西会馆”四处,尤以“怀帮会馆”规模最大,在建筑规模上雄居诸会馆之首,素有“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座殿”之誉。如今禹州城内药帮会馆旧址,仍保留着呈“品”字形的古建筑群,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禹州药业的兴旺发达,给当时的有识之士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契机。众多外地药商坐镇禹州,自立商号,看准机会大批成交。同时抽调大批人员分赴全国各大商埠设立分号,开展广泛的交易活动。清初,全国著名的20个药帮,禹州帮名列其中,祁州药市有名的十三帮就有“禹州帮”。《祁州中药志》曰:“禹州是江北重要的药材集散地,那里常年有药市,川广云贵药材运至汉口到禹州销售,禹州帮则以白芷、南星、白附子、当归、大黄、川芎、黄连运抵祁州,常年驻守15家之多。帮中恒春药庄在全国14个大中城市及商埠设有14个分庄;三德和设有13个。清末至1921年,禹州大小药帮25个,其中丸散帮有商户74家。同时在禹州从事药材经营的商号还建立药材社。在修建山西会馆时,山西药材社捐纹银400两,洋广药材公合社捐纹银150两;在禹州经营的亳州、金陵两地177家药商,在建十三帮会馆时共捐纹银20两3钱9分,铜钱37串零238文;商城帮239家药材商号捐钱46串零957文。清道光六年(1827年),山西药材社和河南内乡马山口,许州及禹州的156家药材商号又捐钱2086串及纹银1573两,新建山西会馆钟鼓楼,改建庙门、壁墙、环垣、金妆神像,整茸殿宇,重修道院、包厨等,并刻石立碑以志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