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个体系” 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增收”的目标任务,市畜牧服务中心坚守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两条底线,补短板、延链条,提质量、增效益,推进全市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按照“稳猪鸡、扩牛羊”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布局、加快畜禽养殖结构和畜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生猪生产方面,持续跟踪监测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信息,加强信息发布;引导养殖场户与有实力的大型养殖企业合作,有效恢复和扩大产能,重点引导磨石山杏园、梦源养殖与天康公司合作,分别实现育肥猪存栏3000头、22000头的生猪养殖规模;加强良种推广应用,积极申报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推广应用优良种公猪精液,改良生猪品种,进一步提高养殖场生产水平,提高综合效益。牛羊产业发展方面,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强化牛羊养殖技术指导,以和兴养殖、晟韵农业等为示范,引导牛羊养殖户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有序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增加饲草产量和供给能力,促进牛羊产业提质增效。指导龙跃牧业、众源养殖积极申报2024年牛羊新型经营主体生产设施条件改善项目,不断提升肉牛养殖标准化水平。禽业生产方面,指导养禽企业对传统养殖模式进行改造升级,以朱阁心融、神垕贝威力士等为示范,鼓励养殖户由平地养殖向多层笼养转变,扩大养殖规模;有序推进浅井镇茂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实现年出栏300万只肉鸡养殖规模。同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一批制度完善、生产规范、体系健全的标准化示范场,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构建现代防疫体系,完善疫病防控屏障。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全面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持续强化动物疫情监测预警,组织实施春秋季集中免疫,确保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和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0%和70%以上。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指挥、疫病监测、疫情处置、物资保障等应急工作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和演练,加强疫苗、消毒药、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储备,强化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兽医队伍建设。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紧密结合官方兽医岗位要求和基层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实际开展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官方兽医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快培养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官方兽医队伍;及时调整优化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
构建现代加工体系,加粗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引导畜牧企业通过产销衔接、精深加工、融合发展等途径,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条;支持屠宰加工企业推行“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模式,大力推动畜产品供应由“调畜禽”向“调肉”转变,由热鲜肉向冷鲜肉转变,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依托龙跃牧业、贝威力士等养殖企业,打造集“种植、养殖、加工、餐饮”为一体的特色养殖企业,推进畜牧业与加工业、餐饮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外引内联、扶优扶强”,对养殖企业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上重点向龙头企业倾斜,鼓励畜牧龙头企业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扩容,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禽产品;生猪重点依托梦源养殖、秀博科技,肉牛依托龙跃牧业、和兴养殖,蛋鸡依托贝威力士、朱阁心融,培育建设一批市场知名度大、美誉度高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带动全市畜产品提档升级。
构建服务监管体系,筑牢质量安全防线。强化畜产品质量监管。深入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兽药残留综合治理,增强涉牧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对畜禽养殖、生猪屠宰和饲料兽药等涉牧投入品的监管;持续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新格局。强化动物卫生服务监管。建立官方兽医网格化监管工作责任制,实行规模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一对一”监管和区域分片包干监管制度,严格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建立健全以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为基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督为保障的检疫工作机制,推进检疫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构建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工作新格局。
构建绿色循环体系,推进粪污综合利用。压实养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督促养殖业主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粪便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指导督促养殖场做好雨污分流、节水养殖,配备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积极开展以种养结合为主要特征的“美丽牧场”创建活动。着力打通粪肥还田通道。坚持把“农牧结合、粪肥还田”作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向和根本出路;统筹种养殖业规模和布局,做好“种植业+”“养殖业+”两道加法题,构建“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的农牧循环机制。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以5家粪污集中处理中心为依托,以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减量化产生、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为重点,采取全量收集、集中处理、末端利用模式,减少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