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三个家”

——磨街乡马垌村任原驻村第一书记刘建伟扶贫工作侧记

    家是幸福的港湾,近日,刚刚结束驻村工作的刘建伟回到了许昌市税务局的工作岗位上。在扶贫路上,他有三个家:马垌村——倾心所系的地方,税务局——鼎力支持的后方,小家庭——获得力量的源泉。在被评为“许昌市最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后,他的家庭又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以村为家 做村民的贴心人
    2017年11月,刘建伟被派驻到磨街乡马垌村任第一书记。他以村为家,处处为村民着想,村民把他当作贴心人。马垌村是当时有名的贫困村,刘建伟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帮群众增加收入上。
    发展扶贫产业,实现稳定增收。马垌村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如何解决留守人员的增收问题?刘建伟经过考察,提出了“问题+资源=产业”的发展思路,并把这一情况向许昌市税务局领导进行了汇报。随后,在该局的支持下,他协助马垌村建了鞋厂和4个档发创业小院,安排留守人员就业,使留守人员在家就能赚钱。截至目前,鞋厂和四个档发创业小院累计安排了100多人就业,带动困难群众增收。
    实施特色种植,大力发展产业。刘建伟利用派出单位帮扶资金,实施了340亩大红袍花椒和迷迭香种植项目,动员285户群众开展特色种植项目,带动当时1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
    在马垌村,刘建伟把群众当作亲人,与群众建立了“心连心”的密切关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鸭蛋价格下滑,为了降低养殖户的损失,刘建伟通过微信公众号提出了“消费扶贫”的倡议,并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进行宣传,为鸭蛋产品代言,努力打开销路。他还亲自驾车义务为卖家送货上门,为养殖户解了燃眉之急。
以局为家 争取单位的支持
    有困难就寻求局里的帮助,对刘建伟来说,许昌市税务局就是他的“大家”。正是在这个“大家”的鼎力支持下,驻村扶贫工作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到马垌村后,刘建伟定期向局里汇报驻村工作,使局里能及时掌握马垌村发展状况和需求,从而给予大力支持。2018年,许昌市税务局拨付帮扶资金20多万元,建成了村部党建主题文化广场、档发创业小院、爱心扶贫超市;2019年,该局向马垌村拨付帮扶资金30万元,建成了健身广场、矿井改造灌溉用井项目,建成了马垌村鞋厂,并实施了340亩花椒迷迭香特色种植项目;2020年,该局投入帮扶资金助力马垌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要扶贫,先抓教育。通过了解,刘建伟发现马垌小学的基础条件较差。他向局里汇报这一情况后,局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到村里调研,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2018年,许昌市税务局向马垌小学捐赠了器材、书籍和校服, 并对马垌小学开展经常性的帮扶活动。2019年,他和局里协调公益组织,为马垌村小学改造了校舍,硬化了校园内的道路,捐赠了物品。2020年,在该局牵头下,许昌市税务系统为马垌小学捐赠了各类器材、学习用品等。
    几年来,许昌市税务局累计在马垌村投入帮扶资金和各类慰问捐赠资金60多万元。
家庭乐善 传承优良的家风
    刘建伟的“小家”,传承着“乐学苦干、责任担当”的家风,夫妻相互支持,和睦相处,热心公益,家给了他前行的动力。在马垌村驻村期间,刘建伟家庭先后投入3万多元,帮扶群众80多户次。
    2018年1月6日,突降大雪,刘建伟自己购买了棉衣棉被,负重20多公斤,冒雪步行了十几公里山路,把棉衣棉被送到18户特困群众家中。2019年1月,他和家人购买棉衣、米、面、油等价值1800元的物品,送到12户特困群众家中,并提醒他们安全取暖,排除隐患。2019年中秋节,他带着家人到马垌村“走亲戚”,给15户特困群众送去了米、面、油等物品。2020年春节前,他带着家人和亲戚,给村里的6位困难学生送去了鞋子、衣服和学习用品,看望老党员、独居老人、困难群众10余人。
    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家庭成员都收获了累累硕果。刘建伟勇担责任,廉洁自律,被评为2016年度“河南省企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省税务系统第二批担当作为先进典型”“省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2020年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妻子爱岗敬业、勤勉务实,被评为“许昌市文明职工”;儿子获得了河南青少年科技创新二等奖,并被评为许昌市“美德少年”。
    以村为家,倾力帮扶群众,以局为家,获得鼎力支持,家庭乐善,传承优良家风,对自己这三个家,刘建伟用自己的努力,书写着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