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店轶事——顺店刺绣发展史
顺店刺绣当地人说是扎花,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传说,刺绣和丝织这两朵姊妹花,都诞生于明末清初。古时候顺店的妇女就爱好打扮。常把了机头和鼠咬经线,打成扎线染色用于绣花。这项传统绣花工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女孩家从小就跟着母亲奶奶学习扎花描云,为成年后穿着打扮打基础。“文革”前的顺店街集市上有许多固定摊位,摆满了绣花线、剪花图案、网子、门帘、床围、绣花鞋、装饰摆件等产品和原材料供人们选购。
解放战争后期,一个国军副官夏侯然,在禹州投诚,带着老婆孩子,想落地生根。被政府安置到顺店西街务农。夏侯然夫人是江南绣花女,从小就跟母亲学会了绣制蟒袍玉带。听说顺西大队成立了剧团,缺少戏剧服装,夏老太主动献艺,组织一些有丰富绣花经验的妇女,接受培训,当面指导。利用顺店当地绣花丝线,成功绣制了一批戏剧服装,开启了顺店绣制戏剧服装的历史先河。
可惜的是这项新兴的戏装产业没有引起政府重视,仅起了个头,就昙花一现,草草收场了。但是,苏绣的针法神韵已经牢记在顺店绣女心中。为顺店刺绣产业的再次兴起,埋下了伏笔。
顺西绣制的这批戏装,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遗憾的是整堂戏装在“文革”中全部被烧。戏剧发展进入到时装剧样板戏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传统历史剧解禁,顺西大队剧团率先排练了古装剧《十五贯》。因没有戏装,大队再次把移居潘家河、住在女儿夏凤家的夏老太请来。指导绣制了一批戏装,解了燃眉之急。《十五贯》上演后一炮走红,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周边乡镇的文娱团体以及戏曲艺人,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十五贯这张戏剧商业名片,迅速传遍了禹州城乡以及周边县市。前来咨询订购戏装的客户络绎不绝,顺店迎来了无限商机。顺西的妇女们三三两两结合,办起了家庭绣房,开始绣制蟒袍玉带。从此拉开了顺店生产销售戏剧服装的序幕。
一个人一个月绣成一身蟒,能卖到三百多元。除去成本几十元,每个人月收入二百多元。当时的干部月工资仅有50元左右,猪肉才七毛八一斤。这让顺西人首次体验了一把无商不富的神话,绣箱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消息传开,从事绣箱的人越来越多,从几人几十人迅速发展到几百人,很快蔓延到顺北、顺东、顺南和周边乡村。从业人员达千人。呈现出男女老少齐上阵,穿针引线绣花忙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