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践行“为民利民惠民” 共享文明创建“红利”

靓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文明有礼的市民……处处彰显着文明城市的“底色”和温度;“推窗可见绿、出门能观景”已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小确幸;还有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让市民生活更有品质。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硬”的软实力,也是人民群众最“真”的幸福感。对于“幸福感”,每一个生活在禹州的居民群众都有发言权。
“小区楼道干净整洁,消防通道顺畅,环境越来越美了。”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室温一直保持在25度左右,很舒服,连养的花花草草都长得更好了。”颍北新区供热管网项目顺利完工,让“颍北人”冬日生活“暖”了起来,幸福感直线“攀升”。
……
近年来,我市一步一个脚印,部署开展城市建设提升行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厚植城市文明底色。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全力补齐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一座文明之城,必然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频共振,创建文明城市就是为市民创造美好生活。既筑牢民生“里子”,又撑起城市“面子”,让群众成为创城工作的最大受益者,我市用实际行动回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了谁”的问题。
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坚持把群众“盼的事”变成党委政府“干的事”。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市民群众对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度、支持率、认可度日益增强,各项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全面、全域、全民创建的良好局面。深入推进市容市貌、空中缆线等14项攻坚提升行动,聚焦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惠民生,强力实施61个城市更新项目,药城桥拓宽工程完工通车,颍北新区供热管网项目顺利完工,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常态化开展“全民参与、扮靓禹州”行动,发动机关干部和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全市474个老旧小区,245条背街小巷实现穿“新装”、焕“新颜”;聚焦教育强市,投资20亿元正在建设郑州轻工业大学实习实训基地,投资5亿元收购私立学校增加公办学位9570个,投资2.06亿元启动第六实验学校建设项目,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26所、幼儿园11所,竣工投用乡村寄宿制学校6所,促进城乡教育得到极大提升;筑牢健康屏障,投资9.1亿元的市立医院和投资3.1亿元的市中心医院病房楼扩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努力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PM10、PM2.5同比降低4.4%、13.5%,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8天;保障饮水安全,启动投资6.3亿元的第三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完工后可改善50万人用水安全问题,同时加快实施投资3.37亿元的张得水厂,使东部地区6个乡镇122个村庄26万人都能喝上“丹江水”,真正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更多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通过一桩桩实事,我市把文明创建的“大道理”转化为群众的“实利益”,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实惠。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认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百姓生活底气更足、品质更高,让城市更文明,让群众更幸福。”市委书记黄河的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