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功高不负国老名

甘草素有“国老”之称,意思是国之元老、国之重臣,可见甘草在中医药王国中的地位之高。
在《本草纲目》中,甘草被分类在“山草类”。中药中有“十方九草”的说法,也就是说十个方子里九个有甘草。方子里配伍甘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甘草在方剂里起着“和事佬”的作用,中医一张张处方里的各味药能在甘草的协调之下,和谐相处,共同作战。如若用一个字来代表甘草,我的理解就是和谐的“和”。“和”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家和万事兴,方和百病除。
吃中药和吃西药一样,不仅要关心有没有效果,还要注意有没有毒副作用。甘草能调和诸药,缓和其他药物的烈性。甚至还有一种说法,中药之所以毒副作用小,是因为几乎大部分中药复方中都有甘草。唐代甄权在《药性论》中讲述得更具体,甘草能解1200种草木之毒。现代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结果也表明,甘草确实对多种药物和食物的毒素有一定的化解作用。

甘草能当配角,也能当主角,中西医皆用
甘草除了可以调和诸药外,它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功效。甘草不仅当配角如鱼得水,当主角时也能不负众望。
甘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中医理论认为,甘草功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甘草补气主要补的是心气和脾气。比如,补气代表方有四君子汤,方歌是:“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炙甘草和人参、白术、茯苓一起用,主治脾胃气虚。补心气还有一个代表方是《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又叫复脉汤。顾名思义,可以恢复脉搏、止心悸,滋阴养血。这个方子要用炙过的甘草,经考证当时的炙甘草相当于清炒甘草,现在则多用蜜炙的甘草。
再有常用方甘麦大枣汤,具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的功效。甘麦大枣汤常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又叫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症状每位女士都会经历,只是反应程度各有轻重。我有一个朋友正处于更年期,感觉身体很不舒服。她跟我诉说了自己的症状,我便向她推荐了甘麦大枣汤。这个方子中只有三味药:甘草、大枣、浮小麦,朋友服用了几次,非常见效。
针对甘草祛痰止咳的功效,不光是中医用,西医也在用。我从小身体不好,经常感冒、咳嗽。父亲是西医,他常让我喝复方甘草糖浆。甘草的甜味来自甘草甜素,这也是甘草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西医用甘草甜素当作祛痰药,也可作为药剂里面的矫味剂和黏合剂等。甘草酸及其多种盐类,如甘草酸铵、甘草酸锌,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肝炎。
甘草是中西医皆用的,用途广泛,但用得过多也会产生不良反应。过量服用会影响体内钾离子与钠离子的代谢,可能会出现浮肿等症状,使用时要注意。
甘草资源分布区很广,但仍不能满足药用需求
我国是甘草主产国之一,国产药用甘草的分布几乎横跨整个中国北方,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都有,其中甘草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地区在内蒙古和宁夏。
对于甘草的产地,古人已经有论述。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记载甘草生长在今天河西走廊和陕西一带。李时珍形容:“甘草枝叶悉如槐……子如小扁豆,极坚硬,齿啮不破,今出河东西界。”由于古代对内蒙古、新疆地区及国外的甘草资源还不够了解,所以本草古籍中并没有这些地区的甘草的记载。
甘草主要生长在半荒漠地区,其地下根系极为发达,具有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中国甘草资源分布区虽不算小,但野生甘草毕竟是一种有限的植物资源。过去这些年,人们对甘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过度采挖造成野生甘草分布急剧减少,过度放牧也会使甘草生长缓慢,资源退化。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王文全一直在做中药资源研究,有“中国甘草王”之称,他学农出身,与甘草打了三十多年交道。过去十几年里,我也曾到野外考察,在成吉思汗征战过的鄂尔多斯高原见到过郁郁葱葱的甘草基地,那里的甘草外皮呈枣红色,而且有光泽,质地脆、容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特别鲜艳。在那里我甚至见到了2米多长的大甘草。
现在《中国药典》收载了豆科三种甘草入药,有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这三种植物作为中药甘草的正品原植物来源种,以干燥根和根茎入药。现在我国已经开始从这些国家进口甘草。从长远考虑,应加强甘草的人工栽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