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

闲来无事,我又开始刷视频。随着手机屏幕的不断滚动,一幅怀旧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一个卖货郎手拿拨浪鼓,在走街串巷地叫卖。粗犷的声音,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感人的故事,动人的情景,一桩桩,一件件,让我回味无穷。
1975年,我十一岁。农历腊月,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天,阴沉沉的;风,割肉钻骨。母亲已喊三遍吃饭,我就是蜷局在被窝里,迟迟不愿起来。土坯砌成的床榻,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豆秆和麦秸,烂布缝成的枕头布袋儿,里面全是谷壳子,被褥也破烂不堪。昔比今非,但那时的我,依然觉得温暖和幸福。
胡乱扒拉几口玉米糊糊,吃了一个玉米面做成的咸菜盒子,一身解放军装束的我,准备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冲锋陷阵”。我的这身打扮,现在看是时过境迁,可就当时来说,我可是兄弟姐妹中穿戴的“模范”,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特别是那顶镶嵌着红五角星的军帽,更是我的最爱。
我是继两个姐姐之后出生的家里的第一个男孩儿。我的到来让父母看到了希冀和未来,那个年代,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从记事起,我的吃穿住行就超群出众。到了上学的年龄,尽管当下生活贫困,经济拮据,父母还是毫不犹豫地把我送进了两个姐姐想都不敢想的学堂。为了上学,姐姐们可没少和父母唇枪舌剑,结果当然是无济于事。
我的童年是在革命样板戏的世界里度过的。《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金训华、董存瑞、雷锋、王杰、杨子荣……是我童年学习的榜样。“为革命而学习”、“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我童年最响亮的口号。
我来到村子中间,左邻右舍、前庭后院的小伙伴们已在此等候。我们排着很不整齐的队形,像解放军那样,雄赳赳气昂昂,向村子最里头的一个小山包挺进……
“冲啊!”“杀啊!”……我们拿手枪,提大刀(都是木制品),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搴旗斩将,英勇杀敌。我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疲劳,追逐、嬉戏、打闹……
时近中午,天空飘起了玉纯银白一样的雪花,时不时亲吻着我和小伙伴们的脸颊。
正当我们玩得起劲儿时,隐约听到有拨浪鼓“咯噔”、“咯噔”的响声。我们驻足聆听片刻,便异口同声道:“换破烂儿的来了!”
换破烂儿的(也叫卖货郎),他不像现在收破烂的,直接低收高卖来赚取中间的差价。他们是拿自己的东西,来换农村不要的废品,变卖之后,去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开销,多余的收入囊中。
以前的卖货郎,安徽的居多。有老头儿,有老太太,也有拖儿带女一家老小的。他们三五成群,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之后,在某个村庄废弃的土窑洞里安居下来。早出晚归,马不停蹄,为生活四处奔波。
拨浪鼓的声音越来越近,卖货郎的身影也清晰可见:一个中年男子拉着一辆架子车,一个中年妇女紧随其后。车子中间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后尾儿固定着一个木制箱子,前边车把上放着一个很大的透明塑料袋子,里面装满了像现在的月饼大小,晶莹剔透的白色饼子,那叫胶米糕,味道香甜,入口即化。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父亲科头跣足,不修边幅,脑门上几道深深的皱纹,给面孔增添了几分沧桑。母亲也是风鬟雨鬓,衣衫褴褛。而小姑娘和父母截然不同:一身蓝底花儿布做成的棉袄棉裤,合身适体,连脚上的一双骆驼鞍老棉靴也是和衣服一样的布料。从架子车上下来时,脚脖儿还露出了粉红色的袜子腰儿。也不知是害羞还是怕人,只要你一看她,她就歪头捂嘴,忽闪着两只会说话的大眼睛,嘴角偷偷流露出甜甜的笑意。
他们来到村子稍作休息后,母亲便打开箱子:针头线脑样样俱全。父亲也摇起了拨浪鼓,并用他那浑厚有力的嗓音喊道:“破布衬,碎套子,小孩儿不中戴的破帽子;塑料布,烂鞋底儿,学生写过的作业本儿,都拿出来换那——换大针儿,换小针儿;换卡子,换皮筋。”反反复复地吆喝,乡亲们却寥寥无几。
“胶米糕是圆哩,吃到嘴里是甜哩;小孩儿吃了不尿床,小妮儿吃了会喊娘。没牙的奶奶也能尝,爷爷吃了更吉祥。”父亲刚停止吆喝,小姑娘就甩着两条羊角小辫儿,伴随着拨浪鼓的韵律,用那奶甜奶甜的童声唱起来,一遍、两遍……不一会儿,乡亲们好像听到百灵鸟的歌声,都纷纷围了过来。
看,乡亲们你一兜子,我一提,都拿着异样的破烂儿,来换自己所需的东西。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小小的村子显得非常热闹。父亲负责称重,母亲负责和乡亲们解释什么破烂儿换什么东西以及所需的斤数,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
“给我来两个大针儿,两个小针儿,一个顶针。”“给我拿俩卡子,一对儿皮筋儿。”“这是您要的东西,拿好。”“多给一个吧!”“不敢了,再给就赔钱了!”“您拿的旧鞋底儿能换五个胶米糕,多给您一个,六个,祝您全家不管干啥都六六大顺!”母亲还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主。
时过中午,人们渐渐散去。架子车周围已摆满了破烂儿。分拣、打包、装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时,乡亲们再次围过来,只见心地善良的张家婶子端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糁面条,递到母亲手中;乐善好施的李家大爷拿着两个玉米面窝窝和一碗开水递到父亲手里。见此情景,我也跑回家里拿了两个咸菜盒子,要小姑娘收下……东西虽然不贵重,却是乡亲们的一片真诚!
数九隆冬,寒风刺骨,乡亲们的雪中送炭,使一家三口感受到了暖暖的春意。他们拱手作揖,连声致谢!
下午三时许,天空越来越暗,雪也慢慢地由小变大。没过多久,树枝上粉妆玉砌,大地一片银白,一家三口拉着一架子车的“丰收”返程回“家”了。我有点儿恋恋不舍,跟随到村口,望着他们西去的背影,消失在茫茫的雪海中。
这就是我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小姑娘一家当年雨沐风餐的日子何时到头呢?她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呢?是和我一样?还是和我的两个姐姐一样?能不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琅琅读书,沙沙写字呢?
“胶米糕是圆哩,吃到嘴里是甜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