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从故国都城到普通县域的千年一叹

阳翟城墙

尘点征衫一月程,朝凉忽觉马蹄轻。
颍川风满钧台驿,嵩少云遮上棘城。
路入舞阳山不断,天分犨栎水常清。
独怜朱邸笙歌歇,帝子宫墙蔓草生。
    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史申义路过禹州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禹州》,诗中不但描绘出禹州的景色,更道出了禹州的过往今生。
    在翻阅王棽林原修、2013年12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禹县志》时,看到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后世之列县,一古代之分国也。”对于历史悠久的县治而言,大抵如此。
    县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商周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管理,既有封国,也有方国。封国是天子封授的,方国是臣服于中央政权的。然而,这种封国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发生改变。一部分封国,或方国,或少数民族政权,或部落被强国吞并。为了强化吞并地方的管理,县出现了。前688年秦国征服冀戎,设置冀县,冀县被后世称为“中华第一县”。秦国在地方置县,强化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然而,更多的县则是由国演变而来。比如河南息县,原是息国。再比如河南潢川,亦是由黄国演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县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的,大抵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大多是曾作为国都,而后落魄为县。
    而禹州的演变,比很多县的演变时间要长,且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古至今,它经历了从国都到郡治,从郡治到州治,从州治再到县治,这样一个在波折中逐渐下滑的演变趋势。
    历史上,禹州最耀眼的时刻是作为国都的存在,且时间相当的长。直到今天,禹州仍然有“华夏第一都”的称号。这种说法,绝不是噱头,更不是空穴来风。《史记·夏本纪》、《正义》载:“夏者,帝禹封国号也。”《汉书·地理志》载:“阳翟(今禹州),夏禹国。”《后汉书·郡国志》载:“阳翟,禹所都。”三国曹魏何晏在著述《集解》中引徐广语:“禹都阳翟”。1964年中华书局出版由徐宗元撰写的《帝国世纪辑存》中有“禹受封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的记述。上述文献中提到的“禹”就是“大禹治水”的“禹”。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推算,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而禹的都城就是今天的禹州。后世禹州的得名正是“大禹之州”的简城。
    禹州的名称有很多,阳翟只是其中的一个。陆季翔在1994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概要一览图》中,称“夏都阳翟等地”。不仅禹都阳翟,其后世亦有都阳翟的。据《竹书纪年》记载:前2060年,禹子启“继位于阳翟,大飨诸侯于钧台”。郭水林在2005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走进大禹》中,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成果修订了“夏朝帝王世系表”,此表介绍禹的第四代孙少康在打败有穷氏的后代过浇、过豷,回阳翟,祭五庙,登钧台,即王位,恢复夏朝中断近40年的基业,史称“少康中兴”。上述文献中提到的“阳翟”是春秋之后禹州的称呼。实质上,在夏朝时,禹州的名称应该是夏邑、夏国、夏地、栎、栎地等。
    从1979年开始,国家和省有关研究单位多次对禹州瓦店遗址进行挖掘,尤其是1981年以来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清理出柱洞11个,灰坑1个,墓葬2处。2022年6月25日,瓦店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挖掘出大型祭祀遗址的全貌,让夏代早期的祭祀情景重现。现瓦店遗址已证明是夏代早期的都城级遗址。从考古角度证实了禹州曾作为夏朝都城的最原始证据。
    夏之后,进入商朝。禹州在此时为历国地。“历国”为商的封国。历国之人应为夏禹的后裔,为遗民祭祀夏王而专设。因此,禹州也叫“历”。
    在西周时期,禹州有过周天子在此地居住一年多的荣光。《史记·周本纪》载:“周惠王三年(前614年)因避弟子颓之乱,居栎,年余。”这里的栎就是今天的禹州。
    至春秋时,禹州又迎来自己的最后高光时刻。韩国的都城原在山西平阳,后迁到河南宜阳,再迁到阳翟。韩国都城在阳翟时间较长。前408年,韩景侯把韩国都城迁到禹州。当时禹州叫栎邑,迁都到栎邑后改名阳翟。前375年,韩哀侯把都城从阳翟迁至新郑。武定国主编、2016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回望颍川》一书中记载:1987—1988年,在禹州西关发掘出83座战国时期的韩国墓,墓葬分布密集。
    在战国以后,禹州再也没有做过都城。这或许是随着政治形势的剧变,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打破了原有的格局,而地理位置、水资源、交通、粮食等资源已不适合疆域不断变更后都城的需要。
    历史推进到前230年,秦灭韩国,在韩地设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郦道元《水经注》云:“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秦朝颍川郡辖13县。分别是:阳城(登封)、新郑、苑陵(新郑东北)、尉氏、阳翟(禹州)、长社(长葛)、鄢陵、郏县、颍阳(许昌西南)、许县(许昌东)、襄城、昆阳(叶县)、舞阳。秦颍川郡治所在阳翟,即禹州。自此,禹州失去国都地位后,降到郡治的地位。
    西汉时期,颍川郡有所损益,但范围扩大。据《汉书·地理志》载:“颍川郡,户四十三万二千四百九十一,口二百二十一万九百七十三。县二十:阳翟、昆阳、颍阳、定陵(舞阳县北)、长社、新汲(扶沟西南)、襄城、郾(郾城区南)、郏、舞阳、颍阴(许昌市)、崇高(登封西北)、许、鄢陵、临颍(临颍县西北)、父城(宝丰县东)、成安(汝州东南)、周承休(汝州市东南)、阳城、纶氏(登封西南)。”其中,成安、周承休为侯国。
    14年,王莽新朝改颍川郡为左队郡。
    东汉建立后,将都城设在洛阳,颍川郡作为都城的东南屏障,战略意义更为重要。东汉恢复颍川郡名称,治所仍在阳翟。据劳干《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户口增减之推测》一文:东汉颍川郡全郡面积扩大到11070平方公里,较西汉增加了400多平方公里,有263440户,1436513人。据《后汉书·郡国志》载:东汉颍川郡辖县为16县1邑:阳翟县、襄县、襄城县、昆阳县、定陵县、临颍县、颍阳县、许县、新汲县、鄢陵县、长社县、阳城县、父城县、轮式县(即西汉纶氏县)、舞阳邑。
    220年,即魏文帝黄初元年,把颍川郡治所移至许昌。阳翟改属豫州部河南郡。至此,禹州从郡治所变为县治所。地位一落千丈。
    东晋时,阳翟县改为阳翟郡。地位再次上升,但已今非昔比。526年,即北魏孝昌二年,阳翟郡拆分为阳翟、阳城二郡。539年,即东魏兴和元年,仍置阳翟郡,原阳翟县划为阳翟、黄台两县。583年,即隋开皇三年,废阳翟郡,以阳翟县属襄城郡。禹州再次由郡治降为县治。
    自隋至唐,再到宋,禹州一直以县的级别存在,持续599年。1182年,即南宋孝宗大定24年,禹州升格为颍顺州,隶属南京路管辖,并设阳翟县为“附郭县”。当时地方管理实行四级制:路——府——州——县。禹州为地方第三级别,规格仅高于县。昔日辉煌已回归无望。直到清末,禹州仍为州治级别。或领数县,或为直隶州。
    1913年3月1日,即民国二年,禹州改为禹县。直到今天,禹州仍为县级市,其地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纵观禹州的历史演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个地方的演变,是一个国家不同时期发展的浓缩,也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消长变化。历史不再重演,过去的只能在记忆里留存。让我们禹州人豁达一点儿,就像绕城的颍河,历经无数年,却从不停步,朝着大海,砥砺前行!

1991年整修后的古钧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