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镇两村入选第一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名单
日前,省民政厅公布了第一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名单。我市神垕镇被河南省民政厅认定为“第一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浅井镇扒村、小韩村被河南省民政厅认定为“第一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保护、挖掘和传承地名文化遗产,禹州市民政局从尊重文化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认定工作,组织工作人员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并借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小镇等成果,积极指导初步符合认定条件的村镇开展“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申报认定工作,确保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申报工作扎实有效。
千年古镇神垕镇。早在夏商时期,此地先民就从事农耕和冶陶,是黄河流域陶瓷文明的发源地,是我国北方的文化重镇和著名陶瓷之乡。“神垕”两字曾被古代帝王四次皇封,《新华字典》里专用字“垕”字介绍:“垕,神垕,地名,在河南省”。《辞海》中将神垕多次作为钧瓷故乡作以简明介绍。自唐玄宗初次皇封,以不忘皇天后土之功。宋时称神垕店,明时始属鸿畅都凌锦里。明成化年间(1465)设镇制,神垕镇直隶钧州,中心聚落及专名传承至今已有1200多年。神垕镇生态环境优美,地名文化内涵丰富,古建筑保存完好,有老街、伯灵翁庙、古寨墙等,是“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千年古村落扒村。扒村,因瓷而闻名。据故宫博物院《窑址标本》河南卷载,1950年发现扒村遗址。扒村瓷起于唐,兴于宋,鼎盛于宋金,村名至今已有1400年。扒村还流传着“扒土为瓷”的民谚,指窑工师傅在扒村境内就地挖出矿土原料,加工烧制成白底黑花“扒村瓷”。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扒村窑址,古建筑观音堂、钱庄、书院、祠堂、花戏楼、牌坊、清代民居等保存完好,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千年古村落小韩村。小韩,古称“小韩城”。明代著名历史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论要》载:“小韩城,位州(禹州)西北三十里。(韩)哀侯所筑。城基宛在,中不甚广……”。《河南通志》载:“小韩城,州西北三十里,即今小韩村”。宋代“设乡划里”,划为“韩城里”,元代又撤乡设“都”,“都”下设里。小韩村为“张翁都·韩城里”。小韩村地处汴宛故道,村名沿用至今已有2000余年,传统聚落形态和典型建筑保存尚好,民国以前沿街多制帽业、轧油业、轧花业店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丰富。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乡村著名行动”,进一步加强对地名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宣传和利用,积极营造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地名文化遗产的社会认知度、知名度、影响力,丰富和提升禹州地名文化遗产内涵价值,为我市建设“工业强市、文明新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