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科技赋能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高新区聚焦“工业强市、文明新城”建设,扭住创新第一动力,抓牢人才第一资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项目,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坚持创新引领梯次培育
形成创新型企业集群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孵化体系,积极推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评尽评、应入尽入”入库评价,通过国家认定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52家。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坚持目标导向备案建库,问题牵引分类施策,对标达标精准培育,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储备,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奖补政策,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
培育壮大创新引领企业。支持省级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和科技“雏鹰”企业牵头承担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建设高层次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市高新区新增“瞪羚”企业4家,位居许昌市第1位。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建立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领导推进机制,强化专班推进,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开放式研发力度,引导、支持和帮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实现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合作。
招引创新引领项目
推动核心技术创新
结合高新区新材料、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需求,谋划申报创新引领专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铸造、发制品等产业,谋划实施创新示范专项,解决关键共性技术,推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聚集重点企业,实施10项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指导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立项,开展研发活动。
壮大创新引领平台
健全完备发展格局
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为依托,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产业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服务,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23年,新增省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备案61家。
汇聚创新引领人才
坚持人才优先战略
坚持“柔性”引才,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现请来一批人才、引进一批院所、带来一批技术、促成一批合作、培育一批项目“五个一批”目标。落实许昌“英才计划”3.0版新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目前,已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4个。
推进创新引领科技合作
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或行业龙头企业等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参与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进外部创新资源,开展技术联合攻关、“揭榜攻关”。持续深化与同济大学汽车研究院、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河南中医药大学、三磨所等校地、校企合作,联合实施协同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实施创新生态优化工程
提升科技服务效能
围绕创新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落实人才、税收、项目等激励奖补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和人才(团队)应享尽享优惠政策。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对接、服务企业活动,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在7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