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 文明乡风润心田 乡村振兴谱新篇
“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要是因为讲排场、讲攀比,结婚大操大办,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真没必要。”“借钱结婚只是一时的风光,那是挣了面子、丢了里子,婚后还要扎着脖子还账,人前挤笑脸,人后蒙着被子哭,苦的还是孩子们。”“凡事要带头,咱村有闺女的别要高价彩礼,咱是嫁闺女不是卖闺女……”在《村规民约》修订的讨论会上,古城镇钟楼村的群众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自己的婚育观。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该镇的镇村干部克服“镇情村情不掌握、民风民情不清楚、群众期盼不了解”,吃透镇情、村情、民情,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点突破,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走深走实。目前,该镇已经被命名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强镇,正在奋力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全镇25个行政村,有24个禹州市文明村,9个许昌市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较好地实现了文明乡风润心田、乡村振兴谱新篇。
加强宣传。以宣讲会、板凳会、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板、折子戏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和企业、商户宣传普及乡风文明知识和“六防六促”常识,持续深化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理宣传“乡土先贤、在外乡贤、在地贤达”的励志故事、先进事迹、心路历程,突出以文养德、以文化人,提升农民群众综合文明素质素养,不断强化乡村治理中德治的润心聚力作用。充分运用“联乡帮村”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借力聚力共建美好家园。压茬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孝善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行为,实现从“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的积极转变,促进镇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办好活动。镇级层面激活力,持续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文明市民、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五美(示范)庭院评选、戏迷乐园、舞动古城、每周五志愿服务、快乐星期天等活动,不断发掘身边好人、身边艺人、身边带头人。夺旗摘星创一流,河南省、许昌市“乡村光荣榜”上连续多年榜上有名,镇便民服务中心被授予许昌市便民服务先进单位,禹州市四季村晚、“舞动禹州”和“声动禹州”大赛也获奖不断。涌现出了河南省文明乡风建设优秀支书徐振领,“许昌市乡村好媳妇”路雪琴,许昌市好妯娌马软、安清芬等先进典型,通过敲锣打鼓送荣誉,表彰先进扬新风,以“身边好人”引领乡风文明,培育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文明力量。
一村一品。全镇25个行政村都有亮点、闪光点,实现一村一品全覆盖、好戏连台连轴转。钟楼村的“周五戏迷乐园”,瓮厢村的“书法展”,古城村的“曲剧团”,狮子口村的“豫剧团”,山连村的“鼓舞队”,小集村的“架子鼓”,崔庄村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岗王、龙屯等村的“矿区服务产业链”,关岗、陈庄等村的“电商助农”,常庄村的“火龙果采摘游”等品牌越擦越亮……通过一村一品示范引领乡村文化品牌建设,使乡村成为有根、有魂、有梦的精神家园,不断提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为更好抵制“厚葬薄养、天价彩礼、随礼泛滥、建房攀比”等陋习,各村还立足村情和厚重的姓氏文化,通过“一约五会”、“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折子戏、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和美乡村。
下一步,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古城镇将对文化铸魂、文化培根、文化养德、文化兴业进行系统谋划,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阵地,以广大群众为精神文明创建的主力军,搭好平台、办好活动、延链补链,带动乡村旅游、体验、研学、教育、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让文明乡风持续擦亮乡村振兴的底色,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