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 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而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人民在与大自然的相互生存和融汇交织中创造的灿烂文化。这里的人民勤劳、淳朴、善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在几千年显现的各种文化体系中,这种文化和文明最为凸显,也是还能让我们亲身感受和经历的年轮记忆。它不仅影响了二十一世纪之前的一代又一代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并且在我们这一代人中还犹存美好的记忆。
我们怀着对祖先及前辈们为了生存而发明创造的适应当时生产、生活所需各种代表性的工具和物品的虔诚之心,怀着对儿时那段曾经经历的农耕文明的无限崇敬之情,走进了苌庄镇玩花台的华夏农耕文化博物馆,深深感受到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在华夏文化中绽放出的绚丽光芒。它的深邃博大、源远流长让人禁不住沉浸其中。
禹州华夏农耕文化博物馆位于苌庄镇玩花台村,是一家以展现中原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特征和风貌为主题的民办博物馆,由禹州大唐钧瓷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唐钧博物馆馆长、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冠军先生创办,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目前已累计收集各类馆藏物品10000 余件,经过分类整理,设立了3个展区,内容涉及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工匠技艺、农村风貌和传统习俗等。
一个星期天,我和同去的几个朋友一起来到这里,走进时空隧道,感受农耕文化魅力。
走进门来,一眼望去,在那“土味”十足,而又琳琅满目“杂乱”纷呈的展厅里,饱览那一件件已经被社会发展而“淘汰”的曾养育我们、让我们用之于生活的众多的旧农具、旧生活用品时,我们的双眼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的细纱,模模糊糊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些年代。
曾几何时,农耕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所起到的对人类文明的作用,那都是无量巨大的。它数量众多,形态多样,内涵丰富,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智慧,在保障供给、保护生态、传承文化、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充满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无一不是农耕文明的涉猎范围。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还记得吗,老式织布机那嘎吱嘎吱的响声?是否还认得,那些陪伴中国人几千年的碾、磨、碓、辘轳都长啥样?
一
我们快步走进第一个展厅——生产生活厅,一下子就回到了过去的年代,这里陈列着20 世纪乡村极为常见的传统农具和生活用品,犁、耙、扁担、箩筐及晾晒粉条用的小木棍等。每一处都用心布置,有场景、有介绍,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当时的农家院落,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旧照片、一件件旧农具……似乎在无声诉说着那些被淹没在岁月中的故事。
移步换景地看下去,许多老物件勾起我深深的回忆,脑海中不时浮现出儿时看到的人拉犁耙、手捤镰割麦、玉米地里挥汗锄草、磨红薯、做粉条、打麦子的场景,同时也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以前播种麦子,用的是漏斗,一个人在前边拉,一个人在后面扶把,种子就从中间这个漏斗种到地里;以前收麦子时都是用镰刀割,一家老小齐上阵,挥汗如雨……还有那个冬天做粉条的场景,在寒冷的夜里,把做好的粉条挂在空旷的闲地上,浇上冷水,等到第二天早上冻得硬梆梆的,还得用木棍将其敲散,只有这样,粉条才能晒干不粘连。双手在零下十几度的室外冻得像红萝卜一样。一个老物件,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看着这些老物件,虽然我们这代人不再使用,但是完全可以体会到祖辈们劳作的艰辛。
农耕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博大精深的一种独特文化,是最符合大自然,最适合于人类,也最能给人带来幸福的文明。在这个以农业农具为展厅的第一展室内,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的前辈们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流下的汗水、心血,感受到中国农民所经历的执着与坚忍。
那些年代,先辈们最大的幸福就是用这些最简单的工具播下种子换来丰收,一年一年,一季一季重复着辛苦劳作的耕作。现在科技发展、特别是农业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生存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品位。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过去,忘了我们曾赖以生存的农耕时代的那些农具、物品。所以,新征程上要擦亮悠久绵长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色,为建设农业强国集聚我们的智慧滋养和力量支撑。
二
离开生产生活厅,走进“工匠技艺厅”,打铁、木工、砖瓦、星秤、编织等各种工匠器具齐全。锛凿斧锯铲,刨钻尺锤锉……这些木工工具不仅是以前老木匠们赖以生存的“家伙式儿”,更是对传统木工技艺的高度凝结,桌子上摆放了数十种榫卯结构模型,虽形态各异,但都蕴含着不用一钉一铆也能严丝合缝的精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铁匠铺很多,每每铁匠打铁时,村子里就会响起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呼呼的拉风箱声,一件铁器打成需要上千次的敲打,铁块不断地烧红捶打,火花四溅,成为乡村的一道景观。后来工业的发展使得村里的铁铺越来越少,甚至消失,打铁这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渐渐没落了。那年代,对于编织匠印象最深了。夏天的时候,跟着大人去赶庙会,经常见到庙会上有编席编筐的手艺人,一个个竹篾在他们指尖翻飞,非常好看。编席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也是农民的一种谋生职业。编席工序复杂,用料讲究,要先选取优质的原材料,主要经过剖、轧、敲、刮等工序制作而成。而这里可以看到编席匠所用到的所有工具。随着广大农村居住方式的悄然变化,现代的席梦思床已进入千家万户,草席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编席这门指尖上舞动的千年技艺将面临失传。打铁的咚咚声在耳旁轰响,夏天的夜晚躺在草席上那丝丝的凉爽,尽管已成为回忆,但看到这些久违的“老” 物件时,心中仍充满着童年的快乐。
我们的先辈们发明创造的各种宝贵技艺,随看时光的流逝,在传了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们手中后,也在一个个时光定格中取得了辉煌,并绽放出最精美的灵动的光彩。顺店缤纷的刺绣,它是禹州儿女诗意的光华,是姑娘们深处绽放的花,一针针一线线都写满了那个时代美好的象征。收集的荆篮,是男人们装盛物品的工具,用粗状的灌木条编成,也在一个个装粮、装物的时光中定格,绽放着强有力的响声。
一个火炉、一盏火灯、一只炒锅、一把木锄,都在当时创造出了美的让人难忘的记忆往事。特别是让我看到了一个吹糖人画的小锅,我又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古庙会上,一老汉在小锅里取出一块烧化的软糖,用他那双巧夺天工的手,一捏一按、双手再一搓,一提一剪,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便跃入眼帘,伴着糖的那种纯香……想起它,我的口水就要流出了。
农村那时代,尽管很穷,但那是我们向往的田园生活,对于那个时代的衣民来说,只是默默的生活,在童年的游戏中,就用那简单不过的玩具创造了心灵的欢乐。一个个场景原汁原味地反映了传统农耕时代的衣村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