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得镇:赋能“土特产”打造乡村振兴“金产业”

“这都是育好的苗,现在是把这些好薯苗都剪下来,准备去那边扦插哩。我在这里干了快半个月了,在家门口干活既锻炼了身体又挣了零花钱。”当前正值红薯种植季节,4月29日,在张得镇汇康薯业有限公司的红薯育苗基地里,10多个村民正在忙着剪下一根根藤苗,捆绑后运往种植基地进行扦插,今年66岁的甄金玲忙碌着对笔者说。
甄金玲是张得镇大槐树赵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种了一辈子地,自己家也常年种植红薯,除了平时吃点,过年的时候也手工制作一些粉条,便于存放。现在土地承包出去了,她很开心,收入增加了不少,除了有土地承包收益,还能打些零工,一天能挣60-70元,活儿干完了以后还能回家带带孙子。
在汇康薯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里,笔者看到一垄一垄排列整齐并且覆好的白色地膜一眼望不到边,已经扦插完的红薯苗在阳光下随风摇摆,场面颇为壮观。
“育苗、起垄、覆膜、施肥、后期管理,红薯高产的所有标准化种植方式,咱请的有专业技术人员,加上咱张得镇有种植红薯的传统,来年丰收不成问题!”汇康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司鹏举介绍说,该公司是年产红薯淀粉5000吨、加工红薯淀粉3000吨的项目,项目集种植、“三粉”加工、销售于一体,投资1亿元,占地57亩,建成后将是河南省最大的“三粉”加工基地。目前,该项目淀粉生产车间、循环水池都已完成,粉条成品仓库、生产车间、烘干车间刚做完基础,现在正在施工阶段,预计今年10月份投产。
粉条是禹州的土特产,享誉全国,这与禹州种植红薯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农民有加工红薯粉条的传统与技艺,制作的粉条韧性好、拉力足、口感好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我市把“三粉”加工作为特色产业,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使之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张得镇是我市的一个传统农业乡镇,清末引进红薯种植。近年来,以红薯为原料的各类产业方兴未艾,以红薯淀粉、红薯粉皮、红薯粉条、红薯干、薯片、花样烤红薯等为代表的深加工产品,身价倍增。该镇各村抓住时机,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当地的地理位置和土壤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红薯种植,现全镇红薯种植面积达5500余亩,蜜薯新品种试验田近200亩,引进哈密白薯蜂、农科院蜜薯、烟薯等3个新品种,实现亩均产量3000斤左右,可实现亩产增收3000元以上。随着大面积种植,红薯的深加工产业也随之兴起,在成熟的制作技艺、良好的营商环境及群众种植热情等条件的加持下,吸引了河南汇康薯业有限公司到张得镇落户。
“下一步,张得镇党委、政府将通过整合各方资源,让闲置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提质增效,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良好局面,助力企业改造升级,用企业的进步来助推张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张得镇镇长王里锋对张得的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