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生浮萍 宣肺透疹灵

——诗词中的浮萍及其药用价值

急水浮萍风里絮。恰似人情,恩爱无凭据。去便不来来便去,到头毕竟成轻负。
帘卷春山朝又暮。莺燕空忙,不念花无主。心事万千谁与诉。断云零雨知何处。
这首《蝶恋花》是宋代词人吴礼之的作品,用水中的浮萍和风中的柳絮为喻,抒发离别时的惆怅情绪。浮萍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也是常用的发散风热类中药。
萍水相逢话浮萍
晚春时节,波澜不惊的湖面,突然被一种细小的绿色浮游植物铺满,这种植物就是浮萍。浮萍因悬浮于水面而得名,又名水萍、水花、水苏等。宋代曹勋《浮萍篇》:“昔作章台柳,今为清水萍。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与泾。”诗中将浮萍称为水萍。杜甫《独坐二首·其一》:“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诗中水花即浮萍。清代宋湘《西湖棹歌十首·其五》:“西新桥下水苏苏,三月风吹白饭鱼。”诗中的水苏即浮萍,也是鱼类的饲料。
中药浮萍为浮萍科紫萍属紫萍,南朝吴均《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其一》:“日映昆明水,春生鳷鹊楼。飘飏白花舞,澜漫紫萍流。”唐代白居易《府西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偶题十六韵》:“洞户斜开扇,疏帘半上钩。紫浮萍泛泛,碧亚竹修修。”但大部分诗人,都将紫萍和浮萍统称为浮萍。在一些地方,也将浮萍科浮萍属植物浮萍入药,但药效不及紫萍。《本草纲目》载:“一种背面皆绿者。一种面青背紫赤若血者,谓之紫萍,入药为良。”紫萍与浮萍均悬浮于水面,外貌相似,但紫萍叶的背面为紫色,有5-11条根;浮萍叶的背面也为绿色,仅有一条根。
浮萍在谷雨前后生成,谷雨一候为“萍始生”,清代厉鹗《城曲》:“池萍生谷雨,墙竹翳桑云。”此时正是杨絮飞扬的季节,古人因此认为浮萍是杨絮落于水中变化得来,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在这首词后,苏轼自注说:“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宋代郭印《池萍》亦曰:“杨花撩乱几时休,看取明朝水上浮。”但杨絮飞舞和浮萍生长只是时间巧合而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李时珍对此也表示了怀疑,他说:“浮萍处处池泽止水中甚多,季春始生。或云杨花所化,一叶经宿即生数叶。”
浮萍悬浮水中,顺水漂流,无依无靠,多愁善感的诗人常以浮萍为喻,表达惶恐不安的情绪。西汉王褒可能是最早明确以浮萍入诗的诗人,他在《九怀·其五·尊嘉》中说:“窃哀兮浮萍,汎淫兮无根。”诗中以没有扎根泥土的浮萍自喻,表达意欲建功立业却因没有根基而忧谗畏讥的复杂心情。曹植有代表作《浮萍篇》:“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诗中以浮萍比喻荏弱女子,命运飘忽不定,必须依附丈夫才能生活,尽管克勤克俭,也随时会无端获罪,这可能是曹植面对曹丕迫害时的内心写照。三国名士何晏依附于曹爽,大肆清谈。当时曹爽与司马懿明争暗斗,势同水火,于是有人劝说何晏要及早避祸,何晏作《言志诗》:“愿为浮萍草,托身寄清池。且以乐今日,其后非所知。”诗中以水中浮萍自喻,反映其依附曹爽得过且过的思想。不久之后,何晏和曹爽被司马懿一起杀害。
浮萍顺水四处流荡,聚散不定,古人用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因机缘巧合偶然相逢,如王勃《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明代苏平《送张景归四明》:“萍水相逢此识君,天涯踪迹又离群。”也有诗人反其意而用之,用四处飘荡的浮萍比喻无拘无束的生活,如唐代刘商《醉后》:“醒来还爱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属人。”还有用浮萍点缀诗情画意的,如王建《薛二十池亭》:“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
浮萍以干燥全草入药,《神农本草经》载其“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本草从新》记载了一个关于浮萍治疗中风的神奇传说:宋代东京开挖河道,挖出一通石碑,碑上是一首梵文篆刻的古诗,所有人都不认识。最后请来当时著名道士林灵素进行翻译,原来是一首治疗中风的方剂,名为去风丹,诗曰:“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漂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怕甚瘫风与大风,些少微风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浮萍解表宣肺热
“祛风专药是浮萍,性出轻浮入肺经。汗发麻黄功更胜,水驱通草效尤灵。窍毛同利皮肤爽,疠癞均除手足宁。独忌素虚元与表,辛寒误用转伶仃。”(清代朱钥《本草诗笺·水萍》)浮萍味辛,性寒,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的治疗。《本草纲目》载:“浮萍,其性轻浮,入肺经,达皮肤,所以能发扬邪汗也。”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载:“水萍,其体轻浮,其性清燥,能祛湿热之药也。热气郁于皮肤则作痒,味辛而气清寒,故能散皮肤之湿热也。”
“浮萍无毒味辛寒,发汗祛风肺脏安。气化膀胱通小便,消除水肿必须餐。”(清代徐燨《药性诗解·浮萍》)浮萍辛寒,质轻上浮,有宣肺发汗、疏散风热之功,配伍薄荷、蝉蜕、连翘等,可治疗风热感冒,发热无汗;配伍麻黄、香薷、羌活等,可治疗风寒感冒,恶寒无汗。
“浮萍辛寒,发汗利尿,透疹散邪,退肿有效。”(明代龚廷贤《药性歌括四百味·浮萍》)浮萍辛散,能疏散风热,解表透疹,配伍薄荷、蝉蜕、牛蒡子等,可治疗麻疹初起,疹出不畅。
“浮萍清热痒肌松,可治拘挛瘫痪风。酒浸品中加半两,史公方子效雷同。”(明代沈应旸《药性诗诀·浮萍》)浮萍辛散,具有祛风止痒之功,可治疗风邪郁闭肌表,风疹瘙痒。偏于风热者,常配伍蝉蜕、薄荷、牛蒡子等;偏于风寒者,常配伍麻黄、防风、荆芥等。
“水萍辛散性轻浮,止渴还将水气流。邪汗发扬风湿去,痈疮丹毒亦多瘳。”(清代王如鉴《本草约编·水萍》)浮萍上可开宣肺气而发汗透邪,下可通调水道而利尿消肿,单用或配伍麻黄、连翘、冬瓜皮等,可治疗水肿尿少兼风热表证。
“水萍辛酸治诸风,瘫痪瘙痒恶疮痈,利水胜酒长须发,时行发汗有奇功。”(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水萍》)浮萍有抗凝作用,古人曾将浮萍晒干为末,蜜抟成丸,用豆淋酒化下,治疗中风瘫痪、偏正头风等,谓之去风丹或紫萍一粒丹。浮萍辛寒,《千金方》用其配伍天花粉等,治疗消渴多饮。浮萍能清热解毒,《得效方》将其捣烂外敷治疗肿毒初起。
浮萍辛寒,表虚自汗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