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53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刘门村火红的“柿业”。

喜获脱贫光荣证。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我市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加把劲,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实现我市的53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涉及22个乡镇617个村,有省定贫困村53个,已全部脱贫摘帽;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927户52143人,已全部脱贫出列,其中,2020年脱贫1449户3108人。
发展产业是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和长久之策。近年来,我市通过聚合“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合作社组织、群众参与、金融支持等要素,推动扶贫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确保群众增收。培育各类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带贫主体106家,带动贫困户2609户6942人稳定增收;发展磨街乡刘门村、鸠山镇张家庄村、无梁镇大木厂村等多个“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村;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务工就业等形式增加贫困户收入。我市共涉及贫困户408户1078人,流转土地904.22亩,兑付土地租金63.3万元,吸纳贫困群众就业291户1023人。同时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3373户4469.32万元,户贷率33.2%;为25家带贫企业发放“企贷带贫”贷款57048万元,带动贫困户6087户;为10家企业发放“精准企业贷”贷款4215万元,带动贫困户1087户;带贫企业为贫困户发放受益金5506.89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通过宣传推介、网络销售、文旅搭台、设立专柜、结对帮扶等形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稳定增收。禹州市融媒体、禹州微家园联合建立“禹州网上超市”,通过“扶贫基地+互联网+物流配送”形式,目前销售各类扶贫产品35万余元;通过直播带货、网络达人评选、线上线下互动等形式,销售贫困山区农产品,销售收入130余万元;发展乡村旅游。依托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培育“刘门柿子”“大木厂小米”“古城粉条”“盛田农业”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农产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聘请专家对贫困村旅游扶贫规划编制,推出10条旅游扶贫线路,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游,接待游客36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8亿元。同时建立扶贫农产品与商超对接平台,在一峰购物广场、发发超市等14家商场、超市开设扶贫产品专柜,实现销售扶贫农产品收入13.79万元。组织3次全市消费扶贫农产品展销会,累计销售扶贫产品1023.3万余元。千方百计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目前,全市53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