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的清代建筑——禹州柏山文峰塔
禹州柏山文峰塔
文峰塔起源于佛教,最早出现在佛教寺院中,用于供奉佛陀舍利子或佛经。佛教认为,塔是佛陀的化身,文峰塔代表着佛法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峰塔逐渐在道教和儒家的传统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道教中,文峰塔象征着神仙世界的通道,代表着修行者向上追求升华的精神境界;在儒家文化中,文峰塔则被视为知识和智慧的象征,塔中的经文和经典是智慧的宝库。
文峰塔,又称文风塔、文昌塔、文笔塔,主要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道教信仰的神灵之一,主要掌握文学和升官发财,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崇拜和爱戴。
禹州文峰塔位于城东南柏山。柏山是箕山余脉。据民国《禹县志》记载:“禹,山国也,颍水斜贯其中。北岸之山皆发脉于嵩;南岸之山皆发脉于箕。”“颍南诸山发自少室,由登封箕山西来,环禹西南二境,统曰箕山脉。”“又东柏山,上有浮图,势插云表。东与大陵阳陵相望,颍水出其间。”
在民国《禹县志》柏山注中,解释道:柏山在“治东南十五里”。《图书集成·职方典》:“柏山在禹州东南,其峰秀出,与三峰山东西相望。”
据史料记载,“禹之先正以之进身者盖寡。向皆以科举当选举,名实舛矣。”自隋朝兴科举,入县志的,唐朝1人,宋朝11人,金朝1人,元朝3人,明朝最盛,仅姓名可考的进士就有40多人。进入清朝,禹州文风不盛。历清朝一代仅8人。尤其是清朝康熙年间,61年内无一人考中进士。为助文风,特在城东南巽方(文曲星方位)建塔。
禹州文峰塔位于禹州市小吕乡黄榆店村委会,距离城区约8公里,亦称柏山塔。它最大的看点是禹州境内原汁原味的清代建筑。
虽然柏山塔建筑年代不可考,但曾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由禹州知州邵大业重修,历经270多年,至今保护完好。
该塔共五层。塔底座为坛,坛平面呈蜗状锥柱体,用红石垒砌,非常坚固。坛北有一台阶,高约5米,可通向塔底层。柏山塔平面八角形,逐层向上收分减高,塔厦灰瓦屋顶,檐下砖雕五踩斗拱,翼角铁枝杈悬铃铎。正向开楼花门,隅向砖雕盲窗。
正面楼门分嵌行楷尺书阴刻。一至五层分别为:凌云耸翠、云汉昭回、光照钧台、秀耸钧天、文峰蔚起。其意为柏山之上,柏树苍翠,高可入云;仰望银河,白光闪亮,回旋于天;钧台巍峨,阳光普照;华夏禹都,人杰地灵;栋梁之才,蓬勃兴起。
足见古代先贤柏山建塔的良苦用心。
此外,塔身还有其它青石匾额,如起凤腾蛟、辉腾霄汉、天启文运等等。
二层额坊砖雕五寸阳刻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八卦象起头,每面四字的小篆“易”文。
进入塔心,顺时针沿塔层逐层攀爬,楼梯狭窄,可容一人,昏暗不见砖梯,逾64级可至塔顶。塔层愈向上,光线渐明,依稀可辨台阶。每层有窗可眺望远景,也可从楼门望远,城市景色尽收眼底。
无论塔身,还是塔心,砖瓦古色古香。塔心内可供攀沿的青砖,油光可鉴,给人无限的遐思。因风化和人工损坏,有些青砖已残缺,砖梯有的凹凸不平。塔层过道,有佛像,有花纹,有造型,有穹顶,巧夺天工,美轮美奂。
无论远观还是近瞧,柏山塔都是一件精美的清代建筑。
且不论其时间久远,柏山塔重修后历经改朝换代和战火洗礼,能够在万劫中幸存,实属不易;也不论其近乎完美,至今仍保存原貌,一坛一塔,一砖一石,一雕一琢,一图一案,没有修复的痕迹。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该塔对观众免费开放,无论何时,皆可攀登,足见其坚固。如果能在闲暇之余,放下诸多俗事,沿着台阶,从坛而塔,或环视,或仰视,或进入塔心,在幽暗中逐层攀登,在一线光明中窥见灵魂的宁静与安逸,在窗门的世界里,去眺望熟悉的风景,释放凝结于心中的忧愁和压抑,该是多么惬意的行旅!
清晨的阳光,在塔顶来不及驻足,就急匆匆赶路,因为它的心中装着整个世界。而柏山塔,在众多寺殿的环绕中,享受着众星拱月的待遇。少姨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包公殿、祖母殿、关公殿、大祖母殿、托天老母殿、地藏殿、三清殿、三皇老祖殿等从东、南、西三面环伺。
从柏山南侧下山,见一书院,近视之,乃柏山书院。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柏山文峰塔与禹州文庙一样,将成为禹州诸多学子和文人的朝圣地。
2006年6月,柏山文峰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