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上

钧瓷作品《悬崖边上》

文化学者殷振志先生曾就钧瓷上出现的“釉”画图案作过精辟的论述:釉画,它就是文人的泼黑画,就是国画的大写意,它不是那么具象,有点模糊性;它不是那么刻意,手法有点简洁、率性。但一眼看到它,你就有了一个基本确定的审美意象,就有了一个具体相对的认同画面,这些画面不是画家意志的刻意体现,而是“火的艺术”或自然力量的偶然幻化,但却形象地反映了客观物象的特征,构成了“形似”这一美术要素的物质基础,使得审美活动按照一定的范围得以有效展开。
在磨街乡中国历史名窑尚沟窑上,我见到一件钧瓷。今天,我们就这一个名叫纳福尊的钧瓷上看看它的烧成效果及窑变的美丽。
这个纳福尊是用柴做燃料烧成的,用柴烧是这件钧瓷产生大美的点睛之笔。其选用的是禹州西部上乘的木柴,投入火炉后,比起一般的木料能让火炉产生的温度更趋于合理和科学。松木燃烧产生的炭薪与油松天然的油脂随着炉火的蒸腾,在炉内漂浮起一层木灰,这种“灰”并不是杂质,而是“釉料”,因为,在钧瓷烧制的实践活动中,先人们早就在钧瓷的釉料中加入了“草木灰”,而柴的“灰”比草的“灰”更优质。“落灰釉”在炉中飘飞后最终落到钧瓷的瓶面上,和其它釉相融相合发生反应令钧瓷釉面厚若凝脂,状如蜡泪,形如“板油”,既古雅厚重,又色彩美丽。
柴烧的这件尊,产生了温润透活、似玉非玉的效果。不论懂钧瓷的人还是不懂钧瓷的人,当第一眼看到那油性十足、灵动透活、极像玉石的釉面的钧瓷,和那种虽然釉彩丰富,但却釉层浅薄、明亮无比、极似玻璃的钧瓷,大部分人都会对有着玉质感的钧瓷产生好感。
不论钧瓷上的釉色有几种,是单色或是多色交融在一起的,只要它的基底是如玉的,那么其色泽就会更显得艳丽无比和温润透活,拿到手中就如同在拿着一块含油率极高的蜂蜡,即使僵硬的手,把玩着也会变得温润柔软。
有了玉的垫底,它的美从内而外散发出来,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闪耀。在收藏家和钧瓷爱好者的眼里,玉质感钧瓷的美是工匠们背后经历了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才有了今天的光彩夺目。
自钧瓷诞生以来,喜爱钧瓷的各类精英工匠、大师们的实践和审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物见人、以物志人、以物蕴美”的审美传统。人要通过物才能看到美、才能读懂美的含义。
它的主要底色由三大部分组成,右为大片黑紫色,边缘为紫红蓝色窑变成的悬崖绝壁,中间为淡淡米黄色窑变成的深深峡谷,而左边的则是窑变出的纯净的湖蓝绿色,那蓝和碧绿如同湖水。整个釉面形成一幅图画。再现了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窑变杰作,俯瞰“大峡谷”,山崖峭壁,如刀削一般,山崖上雕刻着无数的缝隙和凹凸的石岩。峭壁上长满了青苔,像一块块的墨玉,各种树木,蜿蜒交错,古态盎然,一株株青翠欲滴的小草,在微风中摇曳,窑变的墨紫色色润中,呈现出一种险峻的美感。悬崖边下是一泓的湖水,那碧绿的湖面,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绿丝绸一样的柔和,安安静静的,好像睡着了一样,没有风,也没有浪,湖水似乎凝固了,好像一块厚厚的玻璃平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小风吹过微微荡着涟漪,看着湖水,我们的心胸好似开阔了。在这种境界里,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风儿稍微大了一些,湖水中的波浪便一个连着一个向悬崖边的岩石上冲撞,溅起层层的浪花,发出哗哗的美妙声音。
一件好的能引起人们美感的钧瓷,其实就像是音乐一样,那歌词久唱不衰,因为它有节奏感。钧瓷也一样,也有窑变的丰姿和韵味,这件钧瓷的釉画都是如冷却的玻璃汁液,釉面上,凝聚着的一种无法言表的斑斓容姿,给人朴实的自然美。
三种大的基调的不同颜色组成了悬崖峭壁、深谷、湖水这样一幅大自然的真实画面。这可不是人为画来的,而是各种矿石釉料在高温的火中烧熔化成汁在瓷面上缓缓流动时,突然地停火,釉汁也就突然地停止了流动,不同色釉相互交融形成的釉面,或成片或成画或成丝等等就定格在了这件钧瓷上。美得就成为了珍品。出一件珍品特难,十窑、百窑,有的烧了半辈子也烧不出一件绝世无双的珍品来。
这件取名为《悬崖边上》的钧瓷就是在火中自然流动出的一幅美丽自然的图画。
细节是诗意生成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美学价值。在这个钧瓷瓶的釉面上,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却格外吸引人的眼球。一棵小树,不是挺拔地高高直立向上生长着,而是孤独地、无依无靠平“躺”着伸向深谷,树的枝干弯曲不平,像是一叶孤零零的小舟静静地伸向险要的空间。正如诗人曾卓《悬崖边的树》中诗文中写的那样:“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倔强/它的弯弯的身体/留下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却又要展翅飞翔。”没有支撑、没有靠山、悬空而生,它的下面不是平坦的大地,而是深不可测的山谷和虽表面平静,但湖底却波涛汹涌的湖泊,而最为“出彩”的是在盘虬卧龙的树的枝头上,一只小猴子竟不知危险地爬上去,静静地坐在上面,身态怡然。它也许不知道,它的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是不一样的环境,身后是平静、安全的山和林,而前面和下面却是“万劫不复,一去不返”的险地。
湖水撞击岩石的响声,林中不止的鸟鸣,一遍又一遍,不停地重复着,而这只小猴子却依旧安静地待在树枝上一动不动,看着悬崖下面的湖水和悬崖上生长着的树木花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也似乎在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真感谢工匠大师们的不赜索隐,勇于实践的精神和火的魅力,让这么有诗意、有画意、有韵味的魅力“宝”物捧献给了世间。这件作品除了它的艺术价值之外,我觉得它更是给我们的“山态观”提出了自然化的空间场景,描绘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
我曾在《光明日报》上看到这样的论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矛盾,生态破坏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地理”的边界已经不再清晰,世界形成富有流动性与交融性的态势。这虽然有利于现代人快速体验多样化的空间环境,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无地方”景观。地球上到处可见标准化、模式化的钢筋丛林,同质化的城镇,乡村与人造景观被抹去了地方特色。这样的地理空间难以与特定的文化和记忆产生关联。
这件钧瓷上窑变出的《悬崖边上》的釉画图不正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特定的文化和记忆吗?不正是我们“回归大自然”所需要的优美的原始自然环境吗?
人类需要现实的高层次的居住环境,但人们更渴望像釉画中窑变出的这样的有山有水有林有鸟叫有动物欢快跳跃的原生态环境。如此,才是返璞归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