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虽去 风范长存
——深切缅怀苗锡锦先生
2023年9月25日,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苗锡锦老先生,惜别了他心心念念的钧瓷,无疾而终,驾鹤西游,是年93岁。孔子云:“知者乐,仁者寿。”在离世的钧瓷艺人中,先生是最年长的一位。
苗老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钧瓷艺人,1949年,19岁的他走进刚刚组建的人民工厂(地方国营瓷厂),开始了自己的陶瓷生涯。70多年来,苗老见证、参与了钧瓷从恢复、发展到繁荣的整个过程。他以瓷为骨,以钧为魂,以钧瓷文化传播为己任,成为一位著名的钧瓷文化学者。
苗老先生慈眉善目,为人谦和,说话轻声柔语,总是带着浅浅的微笑。他的一生精彩纷呈,大抵有三件事情可以载入钧瓷史册。
先说他的《钧瓷志》,笔者也是通过这部志书与苗老先生结缘的。这是当年研究钧瓷文化的必读书籍,也是钧瓷史上的第一部志书,不仅填补了国内五大名窑没有志书的空白,更重要的是使钧瓷的历史得以传承,文化得以光大。钧瓷艺术源远流长,因为鲜有文字记载,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钧瓷一直籍籍无名。20世纪30年代以来,尽管有了钧瓷的相关记述,但仍是零碎而散乱。1984年,身为神垕钧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的苗老,授命主持《钧瓷志》的编写工作。面对无资料、无经验、无经费的重重困难,他上下协调,奔走呼号,殚精竭虑,矢志不渝。直至1999年,历经15个寒暑,《钧瓷志》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借鉴了集体研究的具体成果,详细记载了禹州市烧造钧瓷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窑区分布、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以及人物、文献、历史掌故等。该书对钧瓷的起源与历史沿革进行了挖掘与探究,对钧瓷的成因与工艺流程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对钧瓷的特点与文化进行了梳理。该书面世后,在陶瓷界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反响,此后多次再版。随后,苗老还与儿子苗长强一起,陆续出版了《中国钧窑考》《钧瓷赞歌》等书籍,不仅系统地弘扬了钧瓷文化,还为后来的研究者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潜心研究,为“钧瓷始于唐”提供物证与数据支撑。长久以来,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字记载,钧瓷的起源众说纷纭,从“唐代说”“宋代说”到“金代说”,甚至还有“明代说”,莫衷一是。苗老先生与当地的钧瓷艺人遍访古窑址,多次发现钧瓷发展重要转折点的关键性实物。仅他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出产的钧瓷标本就有上万片,几乎能列出一张钧瓷编年史。1977年在神垕下白峪村发现的唐代花瓷古窑遗址,被陶瓷界认为是一次重大发现,提示了钧窑早期历史与唐代花瓷有关,该成果载入了《中国陶瓷史》。2001年,苗老又将花釉瓷标本与宋钧官窑标本送往山东硅酸盐研究所,与中国古陶瓷专家刘凯民一起,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胎、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同撰写了论文《唐代花釉瓷的本质及其后世分相乳光釉的关系》。这篇发表在2006年《山东陶瓷》第一期的文章表明:唐钧釉与宋钧釉,都是具有相同化学组成特点的分相乳光釉,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类釉。
还有一件事也许鲜为人知,这就是结缘天津美术学院,推动神垕瓷区的造型创新,为当地窑口发展培养后备人才。这个钧窑史上的一段佳话,其实来自一次不期而遇。
1977年秋,时任神垕镇工业办主任的苗锡锦到镇政府招待所办事,巧遇两位温文尔雅、学者风范的客人,交谈中得知他们来自天津美术学院,一位叫王麦杆,一位叫朱金鹏。此前他们在北京参观了河南省轻工业厅举办的钧瓷、汝瓷、唐三彩展览,对钧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算到神垕建立创作基地。他们持公函到一家国营企业联系,该厂却以钧瓷釉方属企业机密,外人不得随意接触为由婉拒,两人正准备打道回府。长年的知识积累和人生历练让苗老具有广于常人的视野,他深感对于转型时期的神垕,这是天赐良机。先生赶忙将他们挽留,在征得神垕镇党委同意后,将神垕镇办企业东风瓷厂定为天津美术学院创作基地。随后,天津美术学院派国内著名的版画家王麦杆和著名雕塑家王之江、王家斌等一批具有较强雕塑能力的教授及学生组成团队,常驻东风瓷厂,设计了一批如《双鹤瓶》《朱雀瓶》《瓜椤瓶》《骆驼笔洗》等经典作品,其中《双鹤瓶》在全国首届工艺美术展中荣获大奖。这些作品至今仍是钧瓷的代表作。天津美院的教师们不仅设计造型,还着重瓷区人才的培养,先后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培训班,帮助神垕艺人深造,张自军、杨国政、苗长强等较为知名的大师,都从中受益匪浅。
我与苗老先生属忘年交。2002年,为了写作《追根求源话钧瓷》一书,我曾多次向他请教。先生对这本钧瓷普及读物颇为赞赏,不仅提供了许多参考资料,还就书中的编排布局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更让我惊喜的是,先生还邀请老朋友、国内陶瓷泰斗耿宝昌题写了书名,并亲邮许昌,让其女儿专程送我。先生对后人的勉励,让我感动莫名。
苗老先生温文尔雅,喜交善友,与韩美林、耿宝昌、傅振伦等知名陶瓷艺术大家交往甚多,常以书信探索钧瓷艺术,韩美林先生亲切地称其为老朋友。他风风雨雨几十年,对钧瓷的贡献有目共睹,为此曾荣获国家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苗老家教甚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及至晚年,仍坚持读书、练字,笔耕不辍。更多时候,他会步入窑口作坊,旋坯、配釉、题款,忙得不亦乐乎。苗老呕心沥血创建的苗家钧窑,如今已是神垕颇有影响的窑口。他的儿子苗长强,继承了苗老先生乐观豁达、为人真诚、不事张扬、谦逊低调的品格,如今不仅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还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在苗家钧窑采访时,我与他的孙子苗育耀也有一面之交,那年应是他刚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回来不久。在观看展品时我发现一套以十二生肖为造型的钧瓷壶,颇为生动,没想到竟是苗育耀设计。他不好意思地说,烧好的成品就剩下这套,老师如果喜欢就再烧一套。当时仅是随口一说,自然不会当真。谁知两个月后,育耀竟把一套新烧的同款作品送了过来。言而有信,掷地有声,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苗家的真诚。
苗老先生走了,走得很安稳、很放心。因为他欣慰地看到,他的儿子苗长强,已将其开创的苗家钧窑带入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他还知道,他的孙子苗育耀,也会进行钧窑艺术的接力赛。苗家钧窑,后继有人;钧瓷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