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店文庙的前世今生

儒学,是文庙与官学的合称。古代顺店文庙与官学融合相映,成为顺店文化教育圣地,也成为一处造型宏伟壮观的名胜古迹。顺店儒学,位于镇区的西北角,即现在的顺店中心学校。系明嘉靖年间(1631年),禹州县令刘魁废寺庙建学堂时改建落成。
此前是埤林寺,学校建教学楼挖地基时,出土一筒残碑,上面详细记载了埤林寺的开光盛况。可惜的是石碑落款的左下角不全,无法考证寺院的年代。但从书院前大殿月台两棵古柏的容貌可以推断,树龄在千年之上。古柏树围过丈,笔直无痕,古树参天枝繁叶茂,树荫普照整个前院,比登封嵩阳书院汉武帝封的将军柏还要旺盛。将军柏树龄2500年,相比推断这两棵柏树的树龄均在1500年以上。由此可见埤林寺距今最少有1500年历史。可惜的是1975年公社以建氨水厂的名义把古柏伐掉,拉到禹州市木工厂解板。据顺西的杨中占讲,一米多宽的中心板,光亮平整无疤痕,带有柏香味。解木工人说看年轮树龄超过1500年。
据现存东峰书院善田记可考,东峰书院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为乡间无力有志之子弟,头有上进之阶,开辟的学堂。堪称济世义举。据光绪六年禹州县令李超住碑记可考,书院重修于清朝康熙五十九年。
后殿是大成殿,中间是孔夫子塑像正面打坐,两边是七十二圣贤。殿内充满国学文化气息。前殿是辅会堂。殿前有两棵千年古柏,生长旺盛,绿荫遮天。后殿耳房和后院厢房是讲堂屋。明嘉靖年间改建,大清康熙五十九年,由书院成名学子捐款补修,清光绪六年县令李超柱拨款扩建。为避免乡绅骚扰,立碑铭文警示,骚扰者棍之于法。并在许洛路与书院路交叉口,立东峰书院青石牌坊一座。上面雕刻有李超柱题词墨宝。
清朝灭亡后,书院仍是官办学堂。据书院修缮捐款碑记可考,从明嘉靖到清康熙近200年内,书院为地方培养了许多贡生、监生、进士、举人、秀才和州府官员。大清文魁康庆云,清末秀才杨玉茹、梁建武,县首杨庆霄,清代禹西书法家宋立恒等都是从顺店走出去的优秀学子。
这是禹西乡间唯一一所文庙与书院合一的学校,是禹西传播国学文化的圣地。书院建成后,三百年长盛不衰,为顺店地区培养了无数人文志士,促进了顺店古镇经济文化的发展,使顺店一举成为禹西文化名镇。据现存书院补修捐款碑记可考,康熙五十九年和光绪六年两次补修。留下了历代诸多书院成名学子的芳名。
民国时期禹州市第六区在这里开办区立小学,在校生500余人。抗战时期河南省第五师范流亡办学来到这里,扩建校舍六十间,在抗日的烽火中面向全省挂牌招生,在校生七百人。顺店的教育进入高起点。培养了一大批抗日志士,他们纷纷弃笔从戎,投向革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公安部原部长于桑的伴侣杨瑞霞,就是从顺店汲师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这里利用书院和汲师校舍,开办顺店完小,规模空前,达到六级20班,在校生近千人。1956年建戴帽中学禹州市三中,三级12班在校生500人, 1958年扩招到三级14班,在校生600人。解决了禹西广大农村上中学难的问题。1969年在这里开办禹州市三高,初建时三级6班,包含两个特长班,机电班和文艺班。七十年代顺店普及了高中教育,三级20班,在校生近千人。随着经济的转型,三高在禹州县城开办,顺店成为职业高中,不久倒闭拆除。
文庙是尊孔崇儒和重科举的产物,尊孔崇儒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基本国策,孔儒思想是读书人的灵魂,也是育才祀圣的文化基石。古代凡文武官员,包括教官,新上任的时候都要拜谒文庙。学校开学,全体师生也要敬拜至圣先师。此外,文庙每年还要组织隆重的春秋两祭,以春秋仲月上丁日致祭,全体师生皆须参祭,行三跪九叩首礼,这种祭祀仪式在顺店文庙一直延续到民国。通过文庙祭祀,可以向全体官员、师生以至整个社会树立维护至圣至尊的形象、道德学习的典范、主流价值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或者说用社会教育补学校教育之不足的一种形式。
顺店文庙,作为顺店古镇文脉之源,历代主政者和乡民对其都颇为重视。
旧说顺店文庙的风水关乎顺店当地的文风兴衰。顺店的文庙没有拆除之前,顺店人文鼎盛,科甲蝉联。新中国成立初期出了个清华学子吴文忠。某次中招,文庙旧址学校一场出了八个优秀中专生。1977年恢复高考,顺店又出了个禹州市高考状元张玉申。文庙拆除以后,致使当地风水触动,圣贤秀气泄漏,教育走向低谷,三高由鼎盛时期的近千名学生,流失到七个学生,无奈停办迁往县城。之后顺店杏坛一蹶不振,多年“贤书绝迹”。
文庙在今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值得庆幸的是在文庙旧址上兴建的顺店中心学校,在历经改革与创新之后,依旧培育着一茬又一茬的莘莘学子。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后义学这块杏坛宝地,投资5000万,利用东峰书院旧址建起了寄宿式示范学校——顺店中心学校。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餐厅楼,宽敞明亮,设计一流,配套齐全。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校生千余人。东院是中心小学,五级十五班规模,在校生近500余人。目前东西两院的1500名师生,在近百亩的庞大教学园区内,以极大的工作热情,践行着时代赋予人民教师的重任,传递着来自四百年前的国学文化圣火,创造着时代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