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许燕:用爱心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艳阳天
深秋的禹州,早上的温度已降到10℃以下,五点钟,天还没有亮,大街小巷都沉浸在一片寂静中,颍川街道大同路爱心粥屋,已经亮起了暖暖的灯光,隐隐能看到人影,渐渐有了动静。10余名志愿者陆续来到粥屋,在爱心粥屋美女老板李许燕的带领下,淘米、熬粥、洗菜、蒸馒头……志愿者已经达成了默契,每个动作干脆麻利。
虽然天气寒冷,免费爱心粥志愿者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在大众的睡眠时拉开帷幕。从2017年4月到现在,虽然店址从滨河路搬到了大同路,7年多的时间里免费爱心粥从未间断过,每天最多免费就餐的人数达到200余人,成为市环卫工人、孤寡老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的爱心“驿站”。
提起大同路爱心粥屋的老板李许燕,在许多老年人、环卫工人的眼中就是“大明星”,不住夸赞李许燕不但人长得漂亮,心灵更美。在很多志愿者的眼中是妥妥的“标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纷纷加入到爱心公益活动中。
为了方便需要的人准确找到粥店的位置,李许燕以路命名,每天一份菜、一份粥、两个馒头,总能让忙碌和困难群体享受一份暖暖的早餐。
提起做公益,今年34岁李许燕一下打开了话匣子。2015年,由于家庭变故,心情一下陷入了低谷,看不见未来和希望。在郑州找朋友玩时偶尔看到爱心人士开的爱心粥屋后,被志愿者的爱心所感动,就到爱心粥屋当了志愿者,当被所帮助的人说声谢谢的时候,身上瞬间充满了正能量,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同时爱上了公益,也让她坚定了做爱心公益的信心。
李许燕说,刚开始做免费早餐的时候,挺难的,有人质疑、有人讽刺,还有人说年轻人就是爱出风头,干不了几天就关门了。面对质疑,她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可比质疑声更难的是资金的短缺,由于每天免费的早餐需要四五百元,一个月就要一万多元,在做免费早餐的第三年,她变卖了10余万元的金银首饰才交了房租。说到这里,李许燕向自己的父亲表达了感谢,她说:“在我困难的时候,是我的爸爸给了我强有力的支持,做公益7年多来,爸爸共给我提供资金50余万元,在南京、西安、汝南县都开设了爱心粥屋,粥屋正常运行后全部无偿移交当地爱心人士经营。
每天早上六点半饭菜已准备就绪,十几位志愿者穿上红马甲,开始早餐供应前的准备工作。他们先摆好桌子,又将粥、菜、馒头搬到桌子上。排队的人们开始领早餐,一碗粥、一碗菜、两个馒头,场面异常热闹,但大家井然有序,似乎早已习惯这一切。在寒冷的黎明中,排队者的白发和红色的马甲格外亮眼,他们多半是环卫工,且大部分是老年人。
“我在这已经吃了6年的免费早餐,饭菜可口,关键是服务好,从来没有人嫌弃过俺。”提起爱心粥屋,70岁的环卫工人唐妮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说到。
“我在这都吃了三年了,每天的饭菜都非常符合老年人胃口,不咸少油还软和,在家里和年轻人吃不到一块,这个粥屋真是好啊!”在颍川街道大同路居住的80岁老人范琴妮不住夸到。
大同路爱心粥屋2017年成立以来,一年365天,除了疫情防控期间,免费的早餐从来没有间断过。随着就餐人数的不断增多,爱心善举也在不断地蔓延,爱心群的人数达到了300多人,爱心企业20多家,爱心企业团队20多家。在神后镇政府工作的张占稳,在儿子研一通过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时,不请客、不摆桌,为爱心粥屋捐款3000元,在老父亲、老母亲生日时捐款1000、500元为父母庆祝生日,在宏升学校、旺福盈磨具、融媒体中心工作的王子宇、王强、董州旭每天坚持捐款6元、5元、1元……正是有了无数爱心人士的慷慨相助,让爱心粥屋得以发展壮大。
在每年端午节、重阳节等节庆日,颍川街道东关社区的党员干部都会来到大同路爱心粥屋,送去粽子、水果、牛奶等慰问品,与老人共同庆祝节日。
近年来,在李许燕的感召和带领下,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走进她的爱心粥屋,共同参与到各种类型的公益活动中,2021年7月到扶沟、新密、长葛、辉县捐助抗洪物资、现金20余万元;2021年4月到火龙镇东贾村看望慰问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暖瓶、鞋、被子、电视等价值2万余元的物资和现金;2023年4月开展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活动,为上时村31户孤寡老人、低保户、五保户送去米面油、唱戏机、方便面、膏药等价值18000元的慰问品;2023年6月为高考学子送去矿泉水、绿豆茶、护眼喷雾等价值5000元的慰问品;2024年10月到梁北镇康润养老院开展爱心捐助和健康义诊服务活动,为老人们送去米面油、衣服、生活用品、保健品等价值2万元慰问品。近年来,李许燕带领她的爱心团队开展走进敬老院、爱心助考、大病救助、慰问老兵、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公益活动200余场次,受益人数达350000余人次,参加爱心活动的队员20000余人次,送出爱心粥400000余份。
“有这么多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支持我,让我充满了坚定走下去的信心。接下来,我将把爱心人士的捐款更加透明地公示出去,对爱心人士进行表彰,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去关爱弱势群体,把爱心持久做下去。”李许燕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