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废为宝 走好绿色循环经济之路
“吃”进去的是火电厂的废弃物脱硫石膏,“吐”出来的是环保型建筑材料。11月18日,在位于禹州市的圣戈班建筑科技材料项目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技术工人设定数据指令后,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上料、研磨、成型等工序依次推进,随后,石膏板陆陆续续被送下生产线……
在工厂产品区,石膏板堆放得整整齐齐,叉车工人正忙着出库装车……让人惊讶的是,这样的一个现代化工厂,仅仅需要8个工人。
作为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法国圣戈班集团,创建于1665年,是建材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医疗等领域。该企业在禹州投资建设的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已投产达效,采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数字化精确调控以及绿色能源、节电、余热利用等先进工艺,提升能效;同时,在运输等各个环节提升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根据目前的生产技术,石膏生产能耗不足水泥生产能耗的1/7。“石膏板和石膏粉这两种环保产品的原材料,都是火电厂的废弃物脱硫石膏。脱硫石膏在这里实现了变废为宝。”圣戈班禹州工厂行政副厂长张权介绍,在此之前,火电厂为了处理脱硫石膏,需要一笔不小的经济开支。而交给圣戈班作为生产原料,他们不仅不需要花钱,还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
在圣戈班禹州工厂,入口处张贴的“安全承诺书”是每一个员工的家庭合照,这样的安全提醒温馨又到位。
在介绍公司产品时,张权拿起一块带纹路的“木板”说:“这块板硬度超高,不仅可以当作隔离墙使用,还可以回收利用。还有这一款加入了甲醛分解剂的石膏板产品,不但能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甲醛,还可以将甲醛分解成惰性碳水化合物。”
“禹州工厂是圣戈班集团首个在中国的县级市投资建设的石膏厂。”张权介绍,目前,圣戈班集团在中国共有6家石膏厂,禹州工厂是最新投产的,此前5家石膏厂都建在地级市。
两年前,考虑到中国巨大的市场,圣戈班集团将目光投向禹州,从考察洽谈、证照办理到开工建设,这个合资项目用时一年半就顺利投产。
“每年可生产20万吨石膏粉、4000万平方米石膏板。”有了圣戈班环保技术的“加持”,能够有效推动我市进一步拉长新型建材产业链,从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对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圣戈班禹州工厂实现了生态效益,以年产20万吨新型建筑石膏粉生产线为例,每年可以减少25.4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每年65.2万亩毛竹林吸收的二氧化碳。
如今,圣戈班禹州工厂不仅带来了国际先进的电气化控制系统技术和成熟的工厂管理模式,而且让更多企业看到了国际一流企业的技术和实力,成为我市展示良好营商环境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