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泥塑:再现禹州的历史风物
泥塑又称泥玩,历史悠久,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唐代,泥塑艺术达到顶峰。禹州泥塑历史悠久,对研究中原地区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民俗民风等具有一定的价值。2011年,禹州泥塑入选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禹州泥塑源远流长
沿着许禹快速通道一直向西,临近褚河大桥时向南不远便到了褚河镇薛庄村。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被誉为“泥人薛”的禹州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薛明智。
“农耕文明是我们的乡愁。我做泥塑也是为了记录、留下这份乡愁。”薛明智说,禹州泥塑源远流长。禹州汉墓群的陪葬品中有许多用手捏的泥猪、泥鸡、泥鸭、泥狗、泥马、泥羊。这些泥塑的高度大多为20多厘米。这就是禹州早期的泥塑艺术品。
汉代人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各种需求。因此,墓葬中需要大量的泥塑。这在客观上对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到推动作用。
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在很小的时候制作泥塑佛像。考古证实了唐代泥塑艺术的状况。在发掘的唐代墓葬中,陪葬的泥塑与汉代的有很大不同。发掘出土的泥塑主要是人物,如天王、力士等,体积比汉代的大,高度一般在30厘米以上。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而且出现了一些小型玩具。《禹州史志》记载:“方岗泥塑艺人景文庄和禹州城内的梁德海都为嵩山中岳庙塑过神像。”
薛明智的爷爷薛金福是一名能工巧匠,制作的砖瓦兽头,透花挂面砖、瓦当形象生动。薛明智的父亲薛清怀继承了薛金福的手艺并有所发展。受爷爷和父亲影响,薛明智十几岁上学时拿着父亲的工具“比猫画虎”。22岁时,他熟练掌握了父亲的全部技艺。
有晾土、成型、美化作品等工序
“泥塑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型,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在位于地下半层的狭小的工作室内,薛明智说,禹州泥塑的基本工序有选土、和泥、过涮单、沉淀、晾土、成型、美化作品、阴干等。
先选择合适的土。土的黏性要大,一般是红土。把土晒干、敲碎,注入干净的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把糊状的泥放进涮单过滤,将杂质扔掉。
“涮单要用光滑的麻布或人造丝,绝对不能用棉布。”薛明智说,糊状的泥过涮单后,放入干净的专用池沉淀,然后放掉沉淀池中的水,把剩余的泥挖出。之后,把泥放在阴凉处,不能暴晒,不能上冻,晾到软硬适中。然后,用手捏出轮廓,用竹签细化。
“一件泥塑做成以后,必须美化,即用橡皮、皮子片或者水牛角片将比较粗糙的地方轻轻磨光。”薛明智说,作品美化后,要小心翼翼地移到暗室阴干,不能见风。要用薄膜把作品包起来,在薄膜上均匀地烙孔。每隔几天增加几个孔。泥塑干到七成时去掉薄膜,在暗室里放两个月左右,然后将其移到特制的窑中用柴火烧,经低温烧4个小时、高温烧3个小时后停烧。泥塑在窑中放置到不烫手的程度(一般12个小时左右)后开窑取出。这时,泥塑就做成了。
笔者看到,薛明智家的堂屋内摆放着数十个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有《搬脚娃娃》《猴子吃桃》《雄鸡报晓》《狗撵兔》《一笛妙曲信天游》《野趣》《童趣》等。
亟须得到活态传承
不同时代的禹州泥塑反映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生产情况、生活习俗,体现了当时禹州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
今年71岁的薛明智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高级民间艺术师”等称号。现在,他的儿子已得到他的真传。禹州市、褚河镇相关部门已在资金等方面对其进行支持。
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会同禹州市非遗保护部门,全面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摸清禹州泥塑的发展历史、规模、传承、制作技巧、行规等情况,同时做好相关物品的征集、录音、录像等工作。
“禹州泥塑需要活态传承,需要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学习。”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陈若军说。(禹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