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新认识(五)

    禹都在何处?历史争议颇多,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要破译禹都之谜,应先了解钧台。《水经注》记载:“颍水经上棘城南,有颖水支流所出。其故渎经三封山北,渠中有泉出焉,谓之嵎水。东经三封山,东南历大陵西。陵上有启筮亭,夏启曾飨神于大陵之上。”人们普遍认为这个启筮亭即钧台。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钧台在阳翟南十五里。由此,多数专家认为钧台应在梁北镇黑龙庙村金山寨故址之上。金山寨东有柏塔山,山上有文峰塔,虽无法考究建于何时,但历史非常悠久,塔为八角形,高16米,共五层,每层门头上都刻有匾额,分别刻有:凌云耸翠、云汉昭回、光照钧台、秀耸钧天、钧台毓秀,钧天、钧台赫然其上,莫非钧台近在咫尺?金山寨与柏山相距不过几里,无论是二者相比,还是二者与三峰山相比,称柏山为“大陵”更确切。《郡县志》中说:“台在阳翟县西南十五里”,应为“阳翟县东南十五里”之误。柏山四周为平地,南邻吕梁江(早已干枯),风光旖旎,独立于钧天之下,是敬拜天神最佳之处,把钧台建于此的可能也是有的。柏山建的禹妃庙可能更早,里边供奉有女娇、女攸塑像,又叫二姨庙,无疑又增添了柏山浓重神秘的历史色彩。《管子》曰:“(夏)民乃知城郭门闾室屋之筑”,夏在建筑方面已大有进步,但钧台的建设不一定奢华宏大。今天的我们即便是站在了钧台遗址之上,或许也很难发现钧台的蛛丝马迹,钧台也许会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因“启筮亭”三字,人们便说钧台为启所建。启“曾飨神于大陵之上”,“曾”字说明了什么?《竹书纪年》记载:“元岁癸亥,帝(启)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大飨诸侯于钧台”,后人把钧台称之为启筮亭也在情理之中。《汤踪禹迹》说:“(仲康)会中北近国之诸侯于钧台,即夏王位。”《有夏志传》载,少康“乃以明年壬午为元年元月,即夏王位,五庙,王诸陵,郊天祈地,祭九鼎,坐钧台而朝诸侯。遂为中兴首君。”足见启、仲康、少康对“钧台”之敬重、重视程度。钧台为什么会成为启、仲康、少康“继位大典”之所呢?
    在那个敬神非常流行的年代,禹尤其重视,他祭拜鬼神十分隆重,“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因此,他继位首先要做的是率领诸侯百官在钧台郊天祈地,与鬼神沟通,接受传递天帝的旨意告天下。钧台极有可能不是大禹继位之时所建,是禹及夏民之前的祭坛。但自禹在钧台继位起,“钧台”就成了国之正坛、神坛,权力的象征,国家的标志。大禹把帝位传给了益,启继帝位非名正言顺,仲康是在太康失政,将要被弈取代的情况下即位的,而少康是在艰苦的磨难中夺回了天下,他们要坐稳江山,就必须步禹之迹,建都于禹之都,效仿禹于钧台祭拜鬼神,与天帝对话。禹对世人的影响太大了,利用禹的影响力,于钧台以令诸侯应是必然之事。因此说,“钧台”是禹及夏民在阳翟所建的祭拜鬼神之台,也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史的一个见证。“钧台”在禹州,禹都自然在禹州。
    《集解》引徐广曰:“禹都阳翟。”《世本》说:“禹都阳城,在大梁之南”、”“禹都晋阳,及后乃迁安邑”、“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帝王世纪》曰:“禹自安邑都晋阳,曾孙帝相迁帝丘,子少康中兴还乎旧都,复禹之迹也。” 依据这些观点,再过千年万年,禹都仍然会是个谜,中华民族的根就会一直飘忽不定,中国的历史就会一直混乱下去。都阳翟、阳城、平阳、安邑、晋阳,禹在短短八年的时间建都多个地方,迁都这样频繁,是要乱人心的。夏朝刚刚成立,国家初建,体制始创,人心刚安,百业待兴,为了稳定民心,禹是不会频繁迁都的。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更不会兴土木再建新都。《太平御览》说:“禹尝据一馈而七起,日中不睱饱食,曰:‘吾不畏士留道路,吾恐其留吾门庭,四海民不至也’。” 禹继位之时已93岁,精力有限,根本没时间考虑迁都之事。《史记》引徐广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在阳翟。”《诗经》有云:“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迹”。古人把大禹走过的地方称之为“禹域”、“禹迹”、“禹都”,因为大禹的言行、精神、伟大走进了人们的心里,爱、信的向善意识升华为信仰。人们把大禹巡狩之时办公居住过的地方称为“夏居”、“夏都”、“禹王城”,这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敬爱与自豪。
    《集解》:“禹都阳翟。”《纲鉴易知录》也说:“夏后禹元岁,春正月,禹践天子位于韩。”阳翟乃韩之地也。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公元前370年韩复迁都阳翟。公元前230年韩被秦所灭。《汤踪禹迹》记载:“禹为天子,凤凰出于荆山,来仪于阳翟。”“天子”在“阳翟”。《太平环宇记》曰:“阳翟县康城,少康故邑,盖纶近阳翟,本禹旧都。”禹旧都在阳翟。《有夏志传》有载,少康“整威仪东南行,求阳翟夏王之故都。”“求阳翟夏王之故都”,禹都在阳翟。《吴越春秋》曰:“国号曰夏”,都在夏邑也。以上种种足以证明,禹都在禹州。大禹建都于禹州,反过来又证明钧台为大禹所建这个历史事实。
    《汉书·地理志》记载:“颍川郡阳翟县谓夏禹国。”公元前2085年的春天,禹在阳翟故都以夏为天下之号,宣告夏朝正式建立,国家迎着旭日东升的太阳诞生了。国家的出现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是一个民族形成的基点,是文明的源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之基石。确定了夏都,也就找到了华夏民族的根脉之地,知道从哪里来,才能明白要到哪里去。
    大禹出生在禹州,还是四川,其谜待解。但有几点可以肯定,大禹成长在禹州,封地在禹州,建都在禹州,大禹虽葬于会稽,而大禹的根在禹州,大禹的魂在禹州。禹州不但是禹之都,也是启、太康、仲康、少康立国之都,是夏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华夏民族之根在夏朝,夏朝的根在禹州;中华文明之根在夏禹国,夏禹国在禹州;中国文化之根在大禹,大禹的根在禹州。夏禹国堪称中国历史的心脏,中华文化的定海神针,华夏文明的亘古坐标。禹州在历史与新时代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命名禹州为“华夏第一都”,不但确立了历史、文化、文明之方位,也把飘忽不定之根植入到了中华大地,根固叶茂永葆青春。追寻夏都,命名夏都,其义大矣!
    大禹之州收纳了太多历史的烟云和文化的精华,组成了一部历史的纪录片。人们的一切苦难都会在记忆中隐退,唯有那一段段千年的影像依旧清晰,随时会在行人的前方出没。风来,雨过,鸟鸣,花语,都会留下轻柔的痕迹,伴随着颖河之潺潺,呈现出有声音的历史,让人沉思流连。在这片古老、神奇、厚重的土地上,以夏为坐标,让中国的历史活起来,让优秀的文化动起来,让文明的大旗飘起来,重建中华民族学术体系、史学体系、话语体系,确立身份认同标准,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文明自信、中国自信、世界自信,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是国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