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陶瓷博物馆:再现宋元钧韵

这是全国首座以展示宋元时期钧窑古陶瓷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

馆长张铭克介绍博物馆情况

带有数字的钧官窑瓷器碎片

钧官窑天蓝釉罐

今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

在我市,有这样一座博物馆,它是全国第一座以展示宋元时期钧窑古陶瓷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也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收藏有上万件作品,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各个时期的艺术品……
这座位于“闹市”却又尽显文化厚重的博物馆,名叫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建于何时?为何以“宣和”命名?在这里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笔者带你一探究竟……
深“藏”闹市而发幽古之光
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位于禹王大道中段,也就是自东向西过大禹像300米的路北侧。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坐北朝南,里面是一个大院,主馆门前有两尊雄伟的大石狮,门上的竖框中写有“宣和”两个大字。院子西侧是旅游服务中心,前面的草坪上有明代的龙碑,有站立的观音石像等,颇具历史文化气息。
“‘宣和’是北宋时期宋徽宗的年号,因为博物馆内的藏品以宋元时期为主,所以称为宣和陶瓷博物馆。”该博物馆馆长张铭克介绍,博物馆占地3600多平方米,是2013年10月12日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座以展示宋元时期钧窑古陶瓷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也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馆内藏品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各个时期的艺术品上万件,宋元时期的钧窑古陶瓷藏品最为丰富,另有南北朝、隋唐以来各类石刻200余通,明清书画数百幅。
“我们馆以保护和传承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己任,以保存、展示与介绍历史文物,吸收和宣扬古今文化艺术的精髓为宗旨,秉持‘小众共有,大众共享’的办馆理念,向公众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艺术魅力及成就,旨在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致力于文化育人的开拓和发展。”张铭克说,该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
开馆8年来,该博物馆先后与清华大学清艺汇、日本大阪东洋陶瓷馆等院校和博物馆开展学术交流,成立了由本馆专家、社会知名专家等组成的研究团体,为公众免费解读文化符号,开展免费鉴定及讲座。
作为上海市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副教授、“传拓”技艺禹州市非遗项目传承人,张铭克还到清华大学等名校游学,传播钧瓷文化。
2015年10月,该博物馆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检查验收。国内陶瓷界的权威、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著名瓷器鉴赏家翟建民等专家多次来这里参观,并给予高度赞赏。
“扒村窑”残片震惊日本古陶瓷学者
2018年3月25日,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迎来一批特殊客人——日本“诚之会”陶瓷考察团。“诚之会”是日本一家民间机构,因其成立较早,并且在国际上多次发表陶瓷论述,故有较高的知名度。该考察团来禹州市,是经“中国通”高岛先生推介的。高岛先生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专家,曾多次到禹州开展学术研究,长期生活在北京。
当日,这批客人在河南省外事办一名翻译的陪同下,来到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他们很多都是第一次来中国,近距离参观宋代五大名瓷之一——钧瓷。当他们看到宣和博物馆收藏的众多唐、宋、金、元时期钧瓷展品后,大为称赞。”博物馆副馆长李法顺说。
在馆内参观时,该考察团的一位学者发现,一块宋代“扒村窑”瓷枕残片上有“雪隐”二字,便急忙询问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雪隐”二字如何解释。
博物馆工作人员回答:“‘雪隐’,一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下武昌江行望涔阳》有诗句‘雪隐洲渚暗,沙高芦荻黄’,指冰雪消融;二是佛教用语,指厕所。据传宋代名僧明觉禅师在雪窦山出家,因入寺三年一直打扫厕所卫生,并称净头。他成就道业后便自称‘雪隐’,并在雪窦山净头寮上题写’雪隐‘二字。后成为寺院厕所通称,意即’净洁隐处’。”
听完解释后,这位学者高兴地叫来同行人,指着这块“扒村窑”残片一阵讲解,并带头在残片前低头合掌参拜,神情凝重。
通过询问得知,这批日本学者大多为佛教徒,因为在日本的众多佛家寺院的厕所处也题有“雪隐”二字,所以当他们看到这件“雪隐”实物后,感觉为其找到了源头,大为惊叹。
最后,该考察团想出高价购买这块瓷枕残片,被博物馆婉拒。
新推出的两大展馆藏品多为首次展出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世界博物馆日,我们有两个馆刚布展结束,这些藏品是第一次对外展示,颇有看点。”张铭克说。接着,他带领笔者来到主题展馆,在两间不大的房间内,分别是《百年贺礼·臻于至善》钧官窑器型展和《大清晚歌》清末钧窑器型展。
那么,这两个展馆到底有什么看点?李法顺介绍,清朝受佛教、道教、儒家思想影响,文化丰富多元。由于雍正皇帝十分喜爱钧瓷,钧窑残器也要修补,便命督窑官唐英在江西景德镇仿制钧窑器型。据《清档》记载,唐英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3月,派厂署幕友吴尧圃调查钧窑器釉料配制法。后来,唐英在其所著《陶成纪事碑》中十分明确地指出雍正时期仿制成功的品种包括“仿钧釉”。
州官曹光权到禹任职后,极力恢复钧窑烧制,并在禹州设立“钧兴公司”,使千年钧窑再次兴盛于世。因此,钧瓷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一抹夕阳和谢幕晚歌。
现在,在上海等地的博物馆内仍能看到当时生产的“仿钧”器物。
在展厅内,笔者看到有禹州生产的“清钧”。器型有碗、盘、盆、罐、钵、桃、瓶、洗、炉等,工艺以手拉柸为主,也有少量堆塑、浮雕。釉色以天蓝居多,还有青绿色(俗称“葱叶绿”“瓜皮绿”),偶尔见其蓝釉之上出现低温“铬锡红”。本次《大清晚歌》清末钧窑器型展,将展出晚清钧窑器56件。
在另外一个展厅,主题为《百年贺礼·臻于至善》钧官窑器型特别展览,展出的所有珍品均为首次对外展示,涵盖了能够征集到的钧官窑    所有器型,如葵花盆、水仙盆、仰钟盆及盆托,鼓钉洗、出戟尊等器型。更为少见的是,展柜内有多件钧官窑从“一”至“十”的“数字”器型,从而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收藏界钧官窑的“单数”“双数”之争。展柜内的器型只片难寻,完整器型更是凤毛麟角,让人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