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籍作家李芳新作推荐

很多人对长城的印象,集中在“一道穿山越岭的宏伟城墙”上面,其突出的特征是高高的敌台和锯齿状的垛口,这些也是文艺作品所着意塑造的长城形象。其实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城墙,而是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除了高大的城墙之外,实际起着屯兵聚马作用的大大小小的城堡,也是长城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长城城堡考察手记》一书的出版,正是对北京地区长城城堡现状的一次全面深入的梳理,有着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和科普价值。
长城城堡是长城沿线有城、围的屯兵与居住之地,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附属设施。根据与长城墙体之间关系,城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长城墙体修建,主要用于屯兵戍边及扼守战略要地的场所,又称为关、口;另一类是修建于长城墙体周边,不与墙体发生直接联系,主要用于屯兵戍边的场所,又称城障、障城、镇城、障塞、寨、戍堡、边堡、军堡、屯堡和民堡等。
翻开本书,其特色一目了然:文字介绍简短精炼,少有长篇大论,抓住城堡方位、兴建年代、城堡形制、保存状况等要点加以陈述;手绘速写图与现场照片相配合,很好地还原了现场情景,让读者对城堡现状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这样的内容配置,相比于纯文字的叙述,对读者而言更加有吸引力。全书最后还有三项附录,一项是本书作者对昌平区白羊城的考察报告,其他两项是明代《九边圣迹图(部分)》和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地方志中所记载和描绘的北京地区长城城堡情况,对全书内容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书中城堡有确切年代的,多修建于明初洪武、永乐年间,明中期景泰、弘治、嘉靖和万历年间也有修建。城堡附属设施有衙署、钟鼓楼、庙宇、仓库、武库、敌楼、校军场、放马场、水井等。众多城堡相互关联、配套,最终形成了明代京师北侧的一道道紧固防线。
这些城堡除少数外,保存状况都较差,很多城墙或早已倾颓,或有残墙遗留,甚或地上建筑全无,仅留墙基石础。堡内或建起居民住房,或辟为果园耕地,更有整个区域没入水库之下的。一些残留至今的古屋、古树、古井、古石刻等遗迹,稍可凭吊。
作者之一李芳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她说每座长城城堡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故事,如何记录北京长城城堡,展现北京长城城堡文化,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本书作者周鼎曾参加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北京昌平地区长城城堡的调查和测量工作,被独特的北京长城城堡文化深深吸引,于是与同样热衷于长城城堡研究的本书另一位作者李芳开始行走在长城沿线,坚持以一段文字、一组照片、一幅手绘图的方式记录万里长城北京段的一百多座城堡的现状,以独特的形式记录下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珍贵的长城城堡文化。
往事过去,换了人间。历史将长城和长城城堡留给我们,它们的背后承载着历史烽烟和沧桑巨变。以前,是它们在保卫我们;现在,轮到我们来保护它们了。而这本《北京长城城堡考察手记》,正是我们了解它们和采取行动的可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