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把握“三个关键” 建好后备干部“蓄水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坚持把选优育强村级后备干部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头戏,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牢牢把握“发现、培养、激励”三个关键,吸引各类人才参与农村发展,持续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农村人才基础。
拓宽选人视野,积蓄源头活水。为适应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每村在常规储备2-4名村级后备干部的基础上,对各村有群众基础、热心家乡建设、致富带富能力强的经商人士、产业大户、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进行摸排,乡村两级逐户走访,通过面对面交流引导,吸纳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农村发展储备人才优势。目前,我市共有78个行业的650名经商人士和130名涉农产业大户在村党组织引导下加入后备干部队伍,主动参与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等主战场,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健全培养机制,提升能力素质。为建设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村级后备队伍,我市采取“定期培训+日常帮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后备干部素质。各乡镇(街道)每月固定1天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短期培训,围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现代农业等内容全面增强理论素质。同时,为提高后备干部实际工作能力,将1875名村“两委”干部一比一确定为培养帮带联系人,指导后备干部参与日常村级事务,列席“两委”会议,帮助后备干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坚持备用结合,激发蓬勃活力。为充分激发村级后备干部活力,全市各乡镇(街道)对村级后备干部坚持动态管理、备用结合,将村级后备干部表现情况与村“两委”干部同评比、同检查、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出后备队伍,同时,优先从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中发展党员,优先从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中选拔村干部,形成了能上能下的良好格局。近年来,我市先后有470余名表现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进入党员队伍,670余名村级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干部队伍,14名村级后备干部进入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