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子锣舞

弓子锣舞是禹州稀有的民间舞蹈之一,由禹州市文殊镇坡街村铜器社首创,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目前,弓子锣舞已成功申报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坡街村有座关帝庙,为了祭祀,每年庙会期间,铜器社都进行表演。到了清顺治年间,当地民间艺人觉得小型铜器缺乏振动人心的力量,便把小型铜器改成大型铜器。
小型铜器改成大型铜器以后,虽然声音浑厚,气势浩大,但在表演时由于铜器太大,表演者需要换人等原因,常常出现凉场或混乱现象。为了增强铜器表演时的节奏感,克服凉场或混乱现象,又增加了两面小马锣,由演奏者提着来回在乐队中游动敲打。
后来发现,这样提着小马锣在铜乐队中来回不停地敲打,既费力又不雅观。于是,人们就用竹片弯成弓形,把小马锣挂在弓子前部,这就是最初的弓子锣。表演时,演奏者把弓子锣背在背上,腰中束红绿彩绸,弓子插在背后的绸子里,经肩至前面,左手握弓子锣,右手握捶击打马锣,利用弓子的弹性上下飞舞,既省劲儿又好看。
弓子锣从外形上看很像飞龙,又像凤凰。根据这些特点,老艺人专门设计了舞蹈动作和队形。弓子锣舞的舞步基本上采用自由舞步,主要舞蹈动作有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二龙戏珠、大闹天宫、三关擒吕布、天女散花等。采用的舞蹈队形主要有走8字、穿十字、剪子股、满场热等,弓子锣舞的伴奏音乐,主要由民间打击乐器组成,称“大铜器”或“大响”,舞蹈时所击打的节拍叫铜器歌。
用的铜器歌主要有五虎下西川、锣鼓套、鸳鸯套、下西川、大上轿、狗撕绞等,另外还有1个简短的“铜器首”,叫凤凰三点头表演时主要使用大鼓、大铙、大锣、大钹、马锣(弓子锣)、手钹、咣咣铙(大铙的缩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