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禹州人郭嘉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非常有名,它是对三国态势的一种假设。意思是说,如果郭嘉没有英年早逝的话,曹操很可能就实现了统一,三国的局面就不会形成,也就没有了诸葛亮表演的舞台。郭嘉,究竟在三国争霸中发挥了怎样的关键作用,赢得了这么高的评价呢?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今禹州郭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卓越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桓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郭嘉少年时就聪慧异常,非常有远见。汉末天下大乱,年轻而又卓识的郭嘉避乱世而隐居。但私下里却秘密结交英雄豪杰,不与世俗交往。
21岁时,郭嘉决定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北行去见袁绍,却发现袁绍虽有凝聚人的能力,却不能知人善用,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立称王称霸大业,实在很难!于是弃袁绍而去。再次归隐山林,这一“隐”就是6年。
6年后,在同乡好友荀彧的鼎力推荐下,郭嘉再次出山,来到了曹操帐下。曹操立即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郭嘉一入曹营就得到了曹操的宠爱,甚至是独宠,视为心腹中的心腹,为此,曹操为郭嘉另外专门设立“军师祭酒”一职,就好象孙权为周瑜专门设大都督一职,刘备为诸葛亮专门设军师中郎将一样,成为曹操麾下智囊军师之首。郭嘉果然不负曹操之重托,屡献奇谋,展现出超级才能。

软禁刘备消灭吕布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操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郭嘉却认为刘备有英雄名声,在穷途末路时前来投靠,如果将其杀害,就落下杀害贤士的恶名,而危害四海声望,不如将其软禁,但绝不能放其出笼。结果,曹操为显示自己对天下英雄豪杰的仁义厚道,让刘备心服于自己,反而对刘备更亲近。建安四年(199年),刘备借趁袁术北投袁绍之机,主动向曹操请求前去截击,竟获批准。此时,恰好郭嘉不在身边,待郭嘉回来,得知此事后叹道:“放走刘备,会生变数了!”事实证明刘备脱离曹操后,果然另起炉灶,成为他的强劲对手。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当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郭嘉分析道:“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会迅速作出反应。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迅速进攻,必败无疑。”于是,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俘虏了刘备的妻子,擒了关羽,这就有了后来的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同年九月,曹操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吕布。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最后围困下邳。吕布坚守不出。战役持续了大半年,曹操见士兵疲惫,准备放弃。这时,郭嘉却看出了胜机。他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劝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计策而行,一面攻城,一面决堤水掩下邳,一举攻克下邳,擒杀吕布,消灭了这个难缠的对手,免除了后顾之忧。
完胜官渡之战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于是官渡之战拉开序幕。当时袁曹两家的决战,一触即发。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许都的议臣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郭嘉当即提出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列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囊团中的核心地位。
两军对垒于官渡后,江东之主孙策蠢蠢欲动,有“北上”袭夺曹操老窝许都的迹象,为此,曹操和众人都感到很担心。唯有郭嘉很镇定,并且很快给出了孙策必亡的结论,理由是孙策为人过于放荡不羁,特别喜欢轻骑单出,难逃刺客这一劫。结果他就象预言家一样预言得万分准确,孙策果然在一次狩猎中被仇敌许贡的食客所暗杀身亡。
随后,曹操听取郭嘉之计,在官渡之战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击败袁绍,大获全胜。建安七年(202年),官渡之战大败而归的袁绍病逝,曹操进攻他的两个儿子,连战连捷。曹军诸将都想乘胜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时,先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他为曹操分析了袁氏两兄弟之间的矛盾,建议曹操装作向南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果然,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袁谭战死,袁尚逃亡。因为郭嘉的妙计,这一仗赢得既轻松又顺利。此后料敌如神的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因为视郭嘉为自己的“智囊”,曹操每次出征必带郭嘉在身边。而郭嘉行军时可以和曹操并肩而行,议事时也可和曹操同席而坐。每逢军国大事时,曹操总是让郭嘉“盖棺定论”,并且每次都遵照执行,而更为神奇的是,郭嘉的计策每次都是正确的,从无失算,没有半点偏差。可以说算无遗策是郭嘉最厉害的地方。有了郭嘉的神机妙算,曹操对进军荆州,挥师南下,吞并东吴,扫平天下信心满满。
英年早逝引曹操三哭
然而,关键时刻郭嘉却来了个英年早逝。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即今辽宁锦州一带。郭嘉进谏曹操趁胡人自恃偏远,疏于防御之际立即发动攻击,一举将他们消灭。曹操听罢茅塞顿开,立刻发兵进攻乌桓,并且速战速决取得胜利。后来,乌桓之战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
不幸的是,这次行军路况极端恶劣,年仅37岁的郭嘉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竟然身患重疾,曹操唯恐失去左膀右臂,扶于病榻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在乌桓之战取得胜利回师的路上,郭嘉撒手人寰,曹操陡然痛失爱将和知音,哭得很伤心。并且对荀攸等人说:“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三哭郭嘉发生在赤壁大战铩羽回归的路上,想起郭嘉,曹操悲哭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当时主要谋士都在。曹操怀念郭嘉,毫不掩饰对众谋士的失望,认为如果有郭嘉在,绝对不会让他吃这样的败仗!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中遭受的最大的打击,犹似雄鹰折翅。他此一哭,是他平生最痛心的一次,达到了悲伤的顶峰。
如果郭嘉不是早死,曹操岂会脆败于赤壁?在郭嘉病逝的那一年,刘备请出了诸葛亮。正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个中寓意正是如此,诚为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