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春光明媚,古老的禹州处处生机勃发。顺店镇下毋村食用菌种植大棚里,村民们正在采摘羊肚菌,忙活得热火朝天。
禹州市绿之茵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毋校辉原本家庭贫困,大学毕业后决定回家乡下毋村创业,在村两委和市文广旅局帮扶干部帮助下,短短两年时间,便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发展羊肚菌种植实现脱贫致富。
“现在我已经种了50多亩200余个大棚,只销售菌种就达到了340亩,带动了俺村一百多名群众就业创业。”毋校辉说起这些,倍感自豪。目前,该村依托毋校辉的种植公司,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我市越来越多的群众如下毋村村民一样,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项政策的有力扶持和产业带头人的带领下,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更美好的生活。
今年以来,我市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抓手,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大任务”,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没有想到,脱贫任务完成后,帮扶政策还能执行,帮扶资金还是一分不少!”在磨街乡刘门村,党支部书记李海亮兴奋地说。
巩固脱贫成果,政策衔接是关键。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持续加压,坚守“脱贫不返贫”底线,坚持工作体系、工作要求、帮扶对象“三个不变”,做好有效衔接。我市进一步完善工作例会、现场观摩、调研督导等推进机制,做到组织架构不变、工作标准不降、推进力度不松。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53个脱贫村,对基础设施、脱贫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查漏补缺,完善提升。同时,重点关注农村低收入群体,每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次信息数据比对,加强信息数据共享,实施跟踪管理,做到精准帮扶。
苌庄镇杨圪塔村曾经是省定贫困村,在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后,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他们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脱贫户家门口建起了豫征农业合作社、杨周葡萄合作社、花卉苗木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并吸引脱贫户主动加入,学习种植技术,成为合作社工人,实现了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实现脱贫不返贫,产业发展是根本。我市利用各地资源禀赋,支持具有地域特色的“林、药、烟、薯、牧”产业发展,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实现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目前,培育许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24家,许昌市农业专业合作社23家,种粮大户278家。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契机,加大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
目前,脱贫劳动力就业14547人,县乡村三级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4478人。探索推进“六进六销”多途径帮扶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探索“旅游+帮扶”模式,推出10条旅游线路,组织旅游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山区旅游经济。
无梁镇卧龙山因矿产资源丰富,曾是多家采石企业的必争“富矿”。随着资源的枯竭,采石企业纷纷撤出,这里留下了一处闲置无用的“废矿”。2014年,原本从事采石业的禹州市隆威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兴党,通过产业转型,成立了禹州市万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此荒山和六个荒坑,经过生态治理,建成了一处生态公园,荒山成了“花果山”,荒坑成了“垂钓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促进乡村更振兴,示范引领是途径。我市按照“试点先行、集中扶持、扩面增速、稳步推进”原则,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打造“产业融合、乡村旅游、资源转型”3个乡村振兴示范带、9个示范乡镇、167个示范村,力争使我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无梁生态公园的建设就是资源转型示范带打造中的一个成功范例。
目前,神垕镇、鸿畅镇、方岗镇等乡村依托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农业、钧陶瓷、绿色铸造等特色产业,在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磨街、鸠山、方山等乡镇依托乡村旅游集聚的优势,形成以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融合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业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无梁镇、浅井镇、苌庄镇等乡镇动员矿山资源型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大力推进矿山绿色转型发展,推动发展资源型产业向发展乡村产业转变。
如今,放眼禹州广袤田野,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落地生根,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禹州大地上徐徐展开。
无梁镇卧龙山因矿产资源丰富,曾是多家采石企业的必争“富矿”。随着资源的枯竭,采石企业纷纷撤出,这里留下了一处闲置无用的“废矿”。2014年,原本从事采石业的禹州市隆威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兴党,通过产业转型,成立了禹州市万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此荒山和六个荒坑,经过生态治理,建成了一处生态公园,荒山成了“花果山”,荒坑成了“垂钓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促进乡村更振兴,示范引领是途径。我市按照“试点先行、集中扶持、扩面增速、稳步推进”原则,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打造“产业融合、乡村旅游、资源转型”3个乡村振兴示范带、9个示范乡镇、167个示范村,力争使我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无梁生态公园的建设就是资源转型示范带打造中的一个成功范例。
目前,神垕镇、鸿畅镇、方岗镇等乡村依托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农业、钧陶瓷、绿色铸造等特色产业,在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磨街、鸠山、方山等乡镇依托乡村旅游集聚的优势,形成以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融合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业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无梁镇、浅井镇、苌庄镇等乡镇动员矿山资源型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大力推进矿山绿色转型发展,推动发展资源型产业向发展乡村产业转变。
如今,放眼禹州广袤田野,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落地生根,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禹州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