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宋墓:一墓惊天下 墓画传千秋
1951年12月,在修建白沙水库关键时期,考古人员在工地发掘出数百座古代墓葬。其中,有三座仿木砖筑结构的宋代家族墓,历经千年,许多精美的壁画依然保存完好,十分罕见。著名考古学家宿白以此编写了考古报告《白沙宋墓》。后来,这三座宋代墓葬被称为白沙宋墓。
白沙宋墓是如何发现的?精美的墓画现在何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教之忠在《在白沙水库修建中的几点回忆》一文中写道,为了保护地下沉睡千年的珍贵文物,在白沙水库施工期间,包括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在内的中央、省文物考古部门,组织了一批考古人员,进驻白沙水库工地,主要工作为对在工程施工中暴露出的古遗址、古墓葬和其他文物,及时进行科学发掘、清理和保护。
考古人员先后在水库施工工地发掘了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数十处及300余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古代墓葬。在这些发掘出的数百座古墓葬中,历史文化价值最高、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当属后来分别编为一号、二号、三号的北宋时期墓葬,也就是在考古学界非常知名的白沙宋墓。
1951年11月初,民工在半路王南侧取土,挖掘到当时地下1米左右,意外发现了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墓。随后,民工打开了墓顶的封顶砖,借助汽油灯,看到墓室内绘制着色彩艳丽的壁画。
当时,在工地上的河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白沙考古工作队队员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赶到发掘现场,经过仔细查看,发现墓室结构复杂,壁画美轮美奂,极具历史考古价值。
随后,考古队员利用芦苇席子将扒开的墓顶盖住,再用浮土掩盖,就地保护,随后在墓周围25米之内设立保护区,禁止土方开挖,并将这一重大发现及时上报中央。
得知这一情况后,国家文化部、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立即组建了由裴文中、谢元璐等专家学者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奔赴水库建设工地,全面、系统地对白沙宋墓进行发掘、清理。
白沙宋墓考古工作队均为业界名师,队长为考古学家、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第二处处长、北京人发现者裴文中,队员有国家文物管理局、文化部、北京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及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的宿白等人。
配合考古工作的壁画临摹和拍照的人员,有叶浅予、董希文、刘沧凌,林岗、杨之光、潘絜兹、彭华等人,均为业界名家。
1951年12月上旬,国家白沙宋墓考古发掘队到达水库工地。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对最早发现的古墓进行发掘、清理,这就是后被业界所称的一号宋墓或赵大翁墓。
1951年12月27日,经过国家白沙宋墓考古发掘队共同努力,一号宋墓墓室里的大量淤土清理完毕。次日,考古队员点燃了几盏大煤油汽灯。叶浅予、董希文等人借助灯光,对墓室内的壁画进行记录、临摹。
1952年1月10日,一号宋墓的发掘工作基本完成。由于这座宋墓墓画上有内容为“元符二年赵大翁……”的题记,以及该墓地券中写有“大宋元符二年九月十日赵某……”的字样,所以,一号宋墓也被称为宋代赵大翁墓。
在考古人员对一号宋墓发掘、清理的同时,民工又在一号宋墓的西北方向20米处、东北方向16米处,各发现了一座和一号宋墓形制类似的墓葬,考古人员将其分别命名为二号宋墓和三号宋墓。
经过考古人员昼夜发掘,1952年1月18日,二号宋墓和三号宋墓的发掘考古工作结束。
三座墓葬中,年代较早的一座修建于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另两座墓葬在赵大翁墓附近,形制相同,很有可能是家族墓葬,故统称为白沙宋墓。
由于白沙宋墓地处水库淹没区,原地无法保存,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准,由中国古代建筑修整所资深工程师余鸣谦具体负责,于1952年3月6日起,对一号宋墓、二号宋墓进行拆迁。该墓所有构建,均分别按照编号包装入箱,先后运往北京和武汉。
按照计划,利用宋墓拆迁的原件,依照形制在原墓葬地各复原一座壁画墓。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复原件一直未能实施。
如今,白沙宋墓的拆迁原件,包括墓砖、墓画等,均在故宫博物院的库房里。
2001年3月,白沙宋墓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21年,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历史考古价值极高。《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仿木建筑的雕砖壁画墓流行于北宋末年中原和北方地区,白沙宋墓是这类墓葬中保存较好,结构最复杂,内容最丰富的一组。
作为北宋晚期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的考古发掘,白沙宋墓不论在墓葬的规模形制上,还是仿木建筑细部和彩画制作,以及雕砖壁画的题材和内容方面,都是空前的发现,也为世人打开了一扇窥探北宋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