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已病治未病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每每读之,颇有所感。
    春夏阳气升发,是故“春夏养阳”;秋冬阴气充盛,故而“秋冬养阴”。而“治未病、治未乱”意即在疾病未有之时,顺时养生,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这可以说是对中医学在养生、治疗作用方面的概括。而在《黄帝内经》的论述中,养生、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均有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从《黄帝内经》开始,治未病的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东晋时期的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葛洪在《抱朴子·地真》中指出“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迫于既逝之后”,强调气功摄生,消病患于未起。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中“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引导”五禽戏的记载,则为华佗所创,勤习之则能身强健体,进而产生治未病之效。《寿亲养老新书》中记载:“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长年可保。”《寿亲养老新书》内容颇为详尽,记载了顺天道养生,是以百病不生的观念。可见,养生、强壮身体以治未病的思想引起了广泛关注。张仲景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记载,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指出根据五行传变,肝已有病变,当先传脾,故虽脾病未发,亦当先充实脾脏以预防脾病的产生。
    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防微论》中记载:“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实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从中可知,此时的“治未病”已从之前的未病先防,扩展为包括既病防变在内的治未病。也有学者提出了将瘥后防复纳入治未病的观点。如孙思邈认为治未病能改善疾病的预后,从预后良恶论治未病的意义,《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瘥后防复,即在疾病初愈期,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增强人体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止疾病初愈复发。瘥后防复已经成为治未病的重要组成之一。
    治未病的方式包括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认为疾病与精神情志的调摄密切相关。《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理瀹骈文》中记载:“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故而,调摄情志,精神内守的非药物疗法对预防疾病的产生有重要作用,是治未病的方法之一。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用桂枝汤“先其时发汗”即有治未病之意,“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张仲景认为,在表之疾也有里传之势,需要先安未受邪之地,以杜邪深入。如《金匮要略》中记载:“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提示病位在太阳,却有发痉之势,不治,则有口噤不得语、角弓反张的症状产生,故用葛根汤以生津养筋解痉。综上可知,治未病理论自《黄帝内经》之后,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挥,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养生防病、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黄帝内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提出了颇多理法方药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