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火照

    火照又称“试片”,是用来测定窑内温度的。宋窑的火照是利用碗坯改做的,上平下尖,大体呈Ⅴ形。下部尖端插入满砂粒的匣钵内,匣钵放于窑膛中,在观火孔里可以看到。火照上端有圆孔,当窑工测定窑内温度时,用长钩伸入观火孔,将火照从匣体里钩出。每烧一窑要验火照数次,每验一次,就钩出一个火照。火照都上半截釉,只能使用一次。
    瓷器是火与土的艺术,为中国人大智,大悟,大巧,美的智慧结晶,一件精美的瓷器是要经过多次试验,以烧毁无数瓷器作为代价,最后得成一件上好的瓷器。在没有仪器可以精确测控温度变化的古代,是如何掌握窑内温度和气氛变化呢?
    这就不得不提窑工中的一个职位——把桩师傅,把桩是柴窑烧成过程的总负责人,“把桩”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观察火焰,判断温度。烧炼业有“三年出一个状元,十年出一个把桩师傅”的说法。这个跟老中医的道理非常类似,靠的就是看火工老师傅的眼力和经验,所以现在的把桩师傅就变的很少,不仅是个苦活累活,而且还得长时间积累经验,所以年轻人没有长期的摸索积累是做不来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干,基本是一代一代家传下去。
    由于能够胜任烧窑的工匠技术人才不多,瓷窑和瓷器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局限,在数千年的持续发展过程中,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发明了许多烧造瓷器的先进工艺技术与科学方法,他们用智慧发明了一样观察窑火温度的东西,这就是“火照”,它是中国古代制瓷业中使用的一种测温工具,它为窑炉内瓷器的顺利烧成提供了保障,一窑的变化,都寄托在小小的火照上。
    火照出现于唐代中晚期,为瓷器的顺利出炉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唐以后的制瓷手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宋窑的火照是利用碗坯改做的,上平下尖,大体呈Ⅴ形。下部尖端插入满砂粒的匣钵内,匣钵放于窑膛中,在观火孔里可以看到。火照上端有圆孔,当窑工测定窑内温度时,用长钩伸入观火孔,将火照从匣体里钩出。
    每烧一窑要验火照数次,每验一次,就钩出一个火照。冷却以后一看,如果这个釉达到了要求,就说明温度到了,因火照坯片是由瓷器坯体做成的,又与其同置于一处窑位,故当火照坯片、孔内断面已瓷化、烧熟,则表明满窑皆成,可立即停火。火照都只上半截釉,检测过就不能再使用,属于一次性的测温窑具。
    1980年景德镇市考古所,在景德镇市中山南路红光瓷厂院内的落马桥遗址,离地面1.7米处,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三枚元青花火照,火照上书写着“黄、头青”“戴采”“吴”等字,这一下揭开了火照存在的现实,也拉开了火照研究的序幕。
    火照是试验用具的一个统称,试火的火照是照子的一种,试釉的可以叫釉照,试泥的可以称为泥照,还有试验窑位的,试验浓淡的,试验品种变化的……凡是需要下次烧造的产品,都需要提前进行试验性烧制,这就是照子的功能。
    元青花在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它是怎样创烧成功的?说法不一。照子的发现是一个新突破。每一只青花火照之上,都使用色彩深浅不一的青花,书写着不规则的各种文字和符号。每一枚火照上的文字和符号,都代表着窑工们的一个用意,通过对文字和符号解读,不难看出窑工们在使用什么样的手段试烧釉下彩产品。
    青花釉里红为清代较为难烧的瓷器品种,因钴料与铜红料在窑火内温度、气氛不易把握,二者颜色皆能完美烧成者,极为少见。红色只能在1345°C——1355°C的区间(低了是黑色,高了是无色),和特定的氧气浓度时,才能出现,而且还要保证青花的发色,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所以民国时说:青花带红,价值连城。窑里面不同的位置,温度也不同,把头需要把不同温度要求的瓷器安排在合适的位置,有时这工作由专门的师傅完成,叫满窑,也是经验活。
    有的把头师傅,朝窑口里吐痰,痰在蒸发前会变成跳动小水珠。把头根据水珠跳动的高度判断温度。为什么不端一碗水或者用其他稍微“雅观”一点的方法来替代呢?把头师傅说,水从外面端来,水的温度是很难掌控的,所以蒸发速度很难把握,相反,口水的温度是恒定的。
    所以知识和经验在古代是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的,这种对温度的精确把控确实使人震惊。把头师傅是相当高端的职业,工资高地位高,可以相当于现在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一个小窑工升级到把头起码要二十年的积累,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上把头。
    火照,作为烧窑过程中的参照物,它承载着瓷器匠人太多期许。火照成,瓷器便成。他们像是古代军营中的死士,一生只有一瞬璀璨,却毫无保留地展示着炉内瞬息的变化。十几枚火照渐次勾出,800°-1300°C之间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即使在烧瓷技术极度成熟的今天,这项技术仍被许多民窑所采用。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的古代匠人们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着文明的发展。火照虽小,作用甚大。如今,它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火照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带着穿越时间的力量,永远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