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姓与禹州渊源

姓氏溯源

高姓与禹州有何渊源?
    据《禹州姓氏》一书记载,高氏源流颇多。我国最早的姓氏典籍《世本》中有这样的记录:“黄帝臣高元作宫室”,当以为高氏之始;北宋陈彭年、邱雍等人根据《节韵》系统的韵书增订而成的《广韵》记载,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因以为氏;南宋郑樵编撰的《通志·氏族略》记载:“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亦为高氏”;《北齐书》载,北齐文宣帝赐元景安、元文遥皆为高氏。高隆之本姓徐,其父为高姓所养,因从其姓;《魏书》记载,高句丽之后,后燕慕容云之祖和,自云高阳氏之后,故以高为姓。
    按现在的话通俗地说,黄帝时期的臣子高元,是个善做宫室的建筑师,应该是高氏(最早的)始祖;齐太公姜子牙的后人食采于高,就以地名高为氏;齐惠公的儿子公子祁,字子高,他的后裔就以其祖上的字为姓;北齐文宣帝把元景安、元文遥赐姓高。北齐的高隆之本来姓徐,因他父亲是高姓人养大的,他们也把自己的徐姓改为高姓;“十六国”时的高句丽的后裔,后燕慕容云的祖父慕容和,自称是高阳氏颛顼的后代,所以以高为姓。
    高姓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呢?上述高姓有这么多源头,每一个源头自有始祖,发源地也自有其说,然而最早的高姓始祖高元的封邑却在今禹州市鸿畅镇东高村,即史书上说的高、高氏,汉代称高氏亭,唐代称仰高村,后因高姓人口太多,在村西又建一村,称西高村,原高村就称东高村。明清时期因避战乱,高姓家族又在东高村南新建一寨,两面临水,地势险峻,叫高村寨,与东、西高村形成三角互卫状态。
    对于高、高氏、高氏亭、仰高村,古籍上多有记载。《左传·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载:“北宫括救晋侵郑,至于高氏。”《后汉书·郡国志》载:“阳翟为禹所都,有钧台,有高氏亭,有雍城。”《辞源》高氏条:“春秋郑国地名。注:高氏在阳翟县西南。阳翟,今河南禹县地。”另外,禹州方志自明代有志——《钧州志》以来,多种版本均有“高氏”渊源的记载。
后裔迁徙
高姓繁衍播迁遍及中华大地
    高姓在禹州世为大姓。《禹州姓氏》一书记载,远在春秋时栎邑(即今禹州)为郑国别都,郑大夫高克、高渠弥与栎邑关系密切。1951年,禹西修白沙水库时,发掘出的宋墓群中就有葬于桃园村的崛山村祭掌高通的祖父高怀宝之墓,于大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安葬,墓葬宏大,有壁画等装饰,绝非平民。明钧州(今禹州市)人高尚贤,字大宾,官山东提学佥事,迁光禄少卿。如今全市以高姓命名的村落达21个,加上众多散居者,全市高姓有1万多人。
    历史上,高姓的繁衍播迁遍及中华大地。如秦汉时期,陕、甘、宁地区就有高姓人居住,其中一支在汉末时由陇西迁入滇中,成为白蛮大姓。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高升太夺取大理国段氏政权,自立为王,称“大中国”。传子高太明,于绍圣三年(公元1097年)又将王位还给段氏,被封为中国公,自立年号,是为大理国宰相,控制其政权,被称为高国主。他的后裔,历经元、明、清皆为云南土司。
    西晋时期,高姓人以渤海高氏为主移向今中国的北部和东北;南北朝时,以鲜卑族为主的高氏随着其王朝的覆灭,被迫向陕南和四川转移;到了隋唐时期,长江以北仍然是高姓人居住的主要区域,不过,加快了向西南、东南转移的速度。
    光州固始有一支高氏望族,在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同往福建开辟漳州。唐僖宗时,又有一批河南高姓人进入福建,传六世至高镔、高镒,迁居安平(福建晋江安海镇),其后裔再迁至安南埕边和安溪太平。
    到了五代和宋、元时期,在动乱中高姓人进一步向南迁移,江、浙、赣、闽、粤、琼以及东南亚都有移入。之后,随着外派、经商、留学、劳务等方面的交流增多,高姓人走向了世界各地。
文化传承
建设村史馆,留住乡村记忆
    东高村位于禹州城西南15公里处,属四面环浅山的丘陵地带,小青河傍村南而过。
    “东高村内曾有一座古寺,原名仰高寺,后改卫尉寺,是高氏后人为纪念高氏始祖高元而建。”王俊峰说。传说卫尉寺占地面积近20亩,坐北朝南,两座石狮分列大门左右,外设石阶一段十余步,内设大雄宝殿、后殿等建筑多座,寺内立有各类精美石碑数十块,其中尤以坐落在寺中间的八棱碑为最。该八棱碑自上而下分为3个部分:碑顶、碑身、碑座(莲花盘型),高3米有余,需2人环抱,重数吨,做工精美,其碑文为蔡京所写。后因战乱等诸多原因,卫尉寺主体建筑、碑记、石经幢等文物相继被毁,其始建年代暂无法考证。但据历史典籍推测,不会晚于唐中期。因此,卫尉寺至少已有1300年历史。
    “一颗明珠耀四海,一缕情思入梦来。高姓发源史书载,沧海桑田亦不改……”在东高村,党群服务中心经常播放这首名为《东高颂》的歌曲。近年来,该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以“一馆一赋一颂一志”为切入点,建起村史馆,撰写《东高赋》《东高颂》《东高志》,通过图文资料、实物展陈、视频影像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宣传传统文化,留住乡村记忆。

    东高村村史馆内设置了村情概况、集体荣誉、风光掠影、大事记、光荣榜等版块,同时还陈列了粗布衣、斗笠帽、老算盘等能够勾起乡愁、引起乡情的老物件近百件。自村史馆试开馆以来,已陆续接待本村群众及外来访客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