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军:习武“钧痴”赤子心

    张自军,号“炉钧张”,1953年12月生,神垕镇人,炉钧张工作室董事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是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命名的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少年学艺迭遇名师
    张自军出生于陶瓷世家。13岁起,随拉坯、武术、德行“三绝艺人”王凤喜学习拳术和拉坯技艺。21岁从神垕高中毕业后,进入地方国营禹县瓷厂做临时工。在那里,他深得钧瓷前辈卢正兴、孔铁山、任坚的钟爱,跟随他们学习钧瓷技艺。
    “那时候在厂里干活,常熬夜,只管干,不怕苦!”张自军说。那时的试验配方是公家的、公开的,每天下午2点钟进试验室,他忙着帮前辈记录配料数据,然后开始研磨釉料。下班后,随王凤喜习拳,夜里10点左右返厂跟随前辈试验釉烧,并记录烧造过程。
    张自军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干临时工管练泥机的岗位时,活儿没那么多,他就把练泥机装装卸卸,一套专门“吃”泥巴的机器,里外经常被擦得干干净净。在其后艰苦的学艺生涯里,“闲不住”让他摸通了注浆、装窑、配釉、烧窑、设计等全套工艺领域。
    工艺之外,张自军对造型设计也颇有兴趣。改革开放初期,天津美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批知名教授齐聚神垕,参与工艺设计,并常常举办造型设计培训班。1980年,在轻工业部美术总公司美术陶瓷班学习时,张自军师从吕晓庄、金宝生等教授。张自军十分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逢课必听,并虚心求教。他认为,不管学什么东西,首先靠自己领悟,其次要靠老师在关键时刻点拨。这样哪怕学得慢一些,也能学得扎实,受益无穷!
    在张自军看来,如今取得的一些成就,应该归功于自己不同时期的老师。而恩师教给他最为重要的东西,不仅是艺,更是德。张自军曾跟随卢正兴学艺多年,当年,老师不仅教技术,还像父辈一样照顾他的生活,令其至今仍然十分感念。
厚积薄发开创先河
    2000年,张自军创建炉钧张工作室。炉钧也称卢钧,因卢家率先烧制而得名。由于是烧炉,烧制技艺独特,一窑只能烧制1至3件作品,且成品率极低。当时没有窑口把它作为主业烧制。作为老艺人卢正兴的弟子,他希望把传统的炉钧发扬光大。
    在烧制炉钧过程中,张自军研制出了窑变金星天目釉。
    天目釉是黑釉之上散布的色点,因如天之目而得名。传统窑如建窑的天目釉,烧造工艺呈现效果不同,则颜色各不相同。而想在黑釉中烧制出金斑,是其他窑系从未实现的。沿着创新发展的思路,张自军矢志在钧瓷窑炉中烧制出心目中黑釉泛金斑的完美釉色。“这种完美,要呈现夜空中金色星辰交相辉映的美感,这也是烧制的难点所在!”他说。
    研制窑变金星天目釉时,张自军将当时家中处于神垕黄金地段的房子卖掉投入其中,连烧16窑,仅成功烧出3件。家里最窘时,吃的面粉都是赊的。妻子张志华用两个字评价张自军烧制钧瓷的坚守与毅力——钧痴。
    窑变金星天目釉,在射灯照耀之下,釉面如同晴朗夜空下深幽的水面倒映着满天星辰,在微不可察的黑色涟漪中,星光深浅疏密有致,清丽幽雅通透,长久观之,引人入胜。业内大奖接踵而至。窑变金星天目釉钧瓷作品先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吕晓庄夫妇高度评价窑变金星天目釉,称其“填补黑釉系之空白”。张自军的炉钧釉、结晶釉作品也开始被市场广泛认可。
步步耕耘久久为功
    有了扎实的功底,有了“钧痴”的意志,张自军以武人执着进取的精神,在钧瓷技艺领域开始不断尝试开拓性创新。
    钧瓷、汝瓷、官瓷在宋朝之所以能达到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除造型古朴典雅、端庄大气外,更在于它们釉色温润如玉、丰富多彩。在2014年以前,三大名瓷中只有钧瓷恢复了柴烧技艺,汝瓷、官瓷还未破解柴烧之谜。
    在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倡导下,张自军以三年试验和探索为基础,与汝瓷、官瓷的多位名家合作,于2014年 6月第一次在钧瓷窑炉中实现了“钧、汝、官”三大名瓷同窑烧制,使汝瓷、官瓷柴烧工艺重见天日,填补了历史的空白,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举开创了一窑成功柴烧多瓷种的历史先河。
    对釉色的独到运用一直是张自军引以为傲的特色。他掌握了几十种独有的配方,釉色多变,又具有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其创烧出的孔雀羽衣釉,窑变效果如同孔雀羽毛一般,飘逸飞扬,富于灵动变幻的美感,色彩丰富,不失厚重多姿的宏大。
    张自军的作品,少有大红大紫的艳丽色彩,厚重中尽显温润古朴之感。而造型上,他一直坚持简洁之美,力求造型、线条和曲线符合黄金比例。张自军以“钧痴”“武痴”的创新精神和坚韧意志,将炉钧张工作室的钧瓷,烧制出了独有的个性。
    “老牛老来甘埋头,步步耕耘不求酬;青草吃饱已是乐,白骨愿入艺人手。” 这首国徽定型设计者高庄教授80寿诞的铭志诗,后来被张自军请大相国寺释心广法师亲笔书写,裱好后挂于座右,时刻提醒自己向曾教导过自己、改变自己人生的诸位恩师看齐。他说:“我要在感恩各位老师的基础上,在有生之年,努力将钧瓷艺术发扬创新,并传承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