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村藏金楼

    浅井镇扒村,古称“神前镇”,扒村瓷窑遗址就位于扒村东侧。北起乔龙山下,南至棋盘山脚,沿河两岸数百米内均有古瓷窑的遗渣,这些遗渣,有的深十数米,有的高数丈。就在水塔南20米处,1980年以前还有一座长40余米,高10余米,宽三十余米的渣山。每年春夏之间渣山上一片翠绿,深秋时节红绿相映,煞是壮观。
    这座渣山的南头,坐北朝南耸立着一幢古朴的楼房,相传为古代的藏金楼。它背靠青山,前有清澈的小河,依山傍水,如诗如画。藏金楼高10米有余,建在2米高的台阶上,一楼高约4米,二楼高约5米。从外观看,一楼无窗,只有两扇1尺来宽的铁皮门,四周墙壁均为石块所砌,白灰和细沙勾缝。四角角石方正,中间为不规则石块砌成,但层缝明显,二楼为大块青砖砌墙,每块砖10斤有余,四周有六个窗户,各窗大小不一,据功用而设。每窗各有两扇木门。二楼屋脊两头各有一兽,为龙头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龙须还是栩栩如生,可惜六十年代末期连同屋脊上的九个小兽一起被当作“四旧”破掉了。两山房脊下面各有一古钱币花形,后山房檐角处各有一太极图案,前山角各有一花形,似古钱,似莲花。虽经数百年风雨,房上蓝瓦无一块松动。

    拾级而上,来到一楼,量一下墙厚足足1米。门头上主为圆拱形,正面有三个图案,右边为“禄”,左边为“寿”,中间一朵莲花,正合古人“福禄寿”三星及第之意。一楼拱圈奇特,为十字结构的元宝形拱图,这一结构与屋脊处的古钱币图案一起,正象征着此楼的用途非同一般,而多处出现的莲花图案可能暗示楼主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准则吧!

    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了安全起见,屋门用厚铁皮包裹,这恰又说明了古代扒村冶铁业的繁荣。门后两侧各有一穿条眼,平时用门闩,夜晚穿条加固。一楼到二楼的入口处有小门,从下边可上锁,在上边能用大石条压盖。二楼地面为砂砾,白灰混凝结构,屋顶为二梁起架的房屋结构。
    东山临路,窗户特别小,从外观看,是外方内圆,从里面向外看内方外圆,直径1尺多,设计师可能大胆创新,将外圆内方的古钱币创出表意,既向过往客人炫耀楼的用途,又丝毫不露锋芒。前墙开三个窗,中间大,约1米高,0.8米宽,两边两个略窄一点,这样二楼敞亮,西山与岗楼相连,故开高1.5米的窗户,以窗代门,两楼畅通。朝北也有一窗,便于观光望。大小与前墙两边的窗户一样。
    藏金楼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民间“口碑”却传得栩栩如生,传说该楼的主人原为明朝皇后马大脚的胞弟马军涛。马娘娘自幼父母双亡,留下姐弟二人相依为命。马大脚追随朱元璋打天下,将不满7岁的弟弟马军涛寄养在一个好心的瓷匠家里。江山坐定,天下太平,眼看民富国强,马皇后倍思亲人,才有马娘娘瓷都寻亲的奇遇。当即马娘娘要带弟弟进京受封,国舅爷却执意要留下来为民干实事。马娘娘无奈,只得留下银两,留下嘱托,姐弟俩依依惜别,泪酒老君殿。
    临别之时,马娘娘登上李家大寨,拜祭挑水十八年的李三娘。抬头望神前镇上空,祥云缭绕,北有郁郁葱葱的乔龙山与鸡山隔河相望,南有棋盘山、虎山把守灵气,娘娘凤眉舒展,连呼“宝地”,这才放心回京。马国舅有了娘娘的银两,又加马娘娘的为人,地方官吏自是大开绿灯。他先在神前镇开了第一座煤窑,又用赚来的钱开了第二座,第三座……一连开了四十八盘井口,一时间乌金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涌出,转眼变成白花花银子,真可谓是日进斗金。俗话说,财大气粗。富了的马国舅见扒村煤炭是烧瓷器和治铁的上等燃料,又因有的瓷窑老板因一时资金周转不开而停业,就想建造一座藏金楼,一则可以稳妥地放置自己的钱财,二则也可做为民间借贷的钱庄,为神前镇瓷业和治铁业保驾护航。国舅爷大展鸿图,数年后要集煤炭、瓷器及冶铁业为一身,报效父老,造福一方。这样,千年瓷都藏金楼拔地而起。
    藏金楼峻工不久,四十盘煤窑相继出水,银钱全部用于治水,仍无济于事,国舅急忙向娘娘求援,马娘娘一边派人送银,一边又请刘伯温观风水。刘伯温掐指一算说:“国舅有两难,一是采煤惊动了太上老君,二是藏金楼后边的渣山是块龟地,神龟抬头,国舅爷岂有平安之理。”遂密授良策:一是与老君和好,二是钢叉镇王八。国舅爷依计又在藏金楼西侧建造岗楼一座,设岗查看藏金楼。“岗査”暗与“钢叉”谐音,自此诸事平安。不知道是刘伯温算的准,还是历史的巧合。1990年,一姓席的农民在渣山的附近建房挖地基时,还真挖出一只碗口大的活乌龟。人们称之为“神龟”。藏金楼的建造过程中还有一个传说。泥水匠瓦房之时,刚开始每天瓦两盘(六垅瓦),主人嫌慢,遂用上好酒菜招待泥水匠,谁知速度反而更慢,每天只瓦一盘(三垅瓦),主人不解,匠人也深藏机关,笑而不语。待房子瓦好后,匠人拿来20公斤重的打地磙,从房脊上顺瓦垅滚下,每天瓦两盘的瓦缝稍有变化,每天瓦一盘的却是铁板一块,掌柜的一看,喜不自胜,连翘大拇指夸奖工匠手高艺巧。这个传说足以说明藏金楼历经六百多年风雨而完好无损,完全出自匠师们精湛的建筑技术。
    藏金楼在扒村修建的最早,历史上又颇有名气,自明代以来,禹县城北的居民都称该院为“楼院”,居住在街两旁的村民出门自报名号“楼院人”,引以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