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街乡常门村青石潭峡谷略记

峡谷景色之龙潭穴

常家门村位于磨街乡南部,西望莲花山,东依牛金山,北靠银垌山,南有江山;尚沟河从村中穿过,流入郏县老虎洞,最终汇入汝河。村委会因驻常家门村而得名。辖常家门、张家沟、青石潭三个自然村。
其中青石潭村,距市区30公里,牛金山西麓,东接神垕镇,北距磨街4.5公里。聚落稀疏,尚沟河从村中南北穿过,出村处形成一水潭,四周多青石壁立,悬崖陡峭,故名青石潭,村以潭名。
据村民王砖头回忆:20世纪40年代,郏县、汝州等南方趟将时常入村抢劫。由于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差,趟将进村后,以抢夺粮食为主。一次,有个趟将入室抢劫粮食,村民在石洞顶把麦秸垛点燃后推入趟将抢劫的院落里,堵死逃生退路,趟将被活活烧死。因村民不堪南方趟将骚扰,在青石潭村南筑有一土寨。
土寨周长约300米左右,寨墙有二尺多厚,高约4米。土寨建在王保(王砖头之父)家的棉花地上。土寨设有南、北两个寨门,南寨门宽约2米,高约4米,用青石垒砌,并向两侧延伸数米;北寨门隐藏在一个狭窄的土寨巷道里,只有熟悉的人才能发现,从外部看貌似一道寨墙。寨墙顶部设有瞭望孔,便于观察外部情况。寨内设施非常简陋,有数间低矮的躲避房,还有石磨。寨内居住着五个住户。寨子修成没多久,当地就解放了。由此推断,土寨约建于1947年左右。因为当地在1948年左右解放。所以,土寨没有发挥多大作用。现在残留的只有一个南寨门和几段毁坏严重的寨墙。
青石潭峡谷从青石潭自然村中间穿过,呈“之”字形,全长约1000米。峡谷是尚沟河长期冲刷的结果。峡谷整体趋势是北高南低,左岸陡峭,右岸势缓,上游奇险,下游开阔平缓。峡谷的石头都是青石。峡谷顶部有一个小型水坝,大概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峡谷从水坝南侧的石桥开始。从石桥下方的涵洞起,往南逐渐现出峡谷状。顺峡谷南行数十米,有一稍开阔的水潭。
在水潭右侧,有一双头人像石,五官清晰可见。在水潭下游,有两块砥柱石,砥柱石高达数米,横亘在峡谷中间,因河水冲击,砥柱石北侧形成一个凹陷,紧靠凹陷处有一个小石潭,有二米平方、三四米深,由于河水断流,淤泥几乎填满水潭。从北侧窥视,两块砥柱石像一个远古时代的恐龙。
紧靠砥柱石的下游,又有一个深数米的水潭,虽面积不大,但却让人感觉深不可测。河水从砥柱石的左右两侧绕行,然后合二为一。在砥柱石下方不远处的右侧,有一小峡谷,谷底有河水侵蚀形成的石窟,石窟高、深达四米左右。远观石窟,状如原始人定居后搭建的草房,房顶的草痕依稀可辨。
顺峡谷继续前行,峡谷突然变得十分狭窄和陡峭,人已不能通行,只有沿原路折回。从青石潭村南寨门小路下行,在杂草和荆棘中找寻下脚之地,几番周折后,绕到峡谷谷底。沿谷底上行,攀岩巨石,从狭窄的石缝中挤过,可看到瀑布挂痕,此处方与上游的峡谷对接。
站在谷底,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压抑感,谷底两侧的岩石把阳光完全遮挡,从上游吹来的峡谷凉风,清新舒适,与峡谷外炎热夏季带来的热浪形成鲜明对比。从石缝长出的荆棘,坚韧而顽强,或孤单,或呈丛状,无规则地点缀在峡谷岩石的缝隙里。有几棵黄栌柴长在岩石顶端,圆润的叶片已透出红色的征兆,不出数天,就会用鲜艳的火焰装点苍翠的青山。
峡谷至此开始折向东南。这段峡谷两岸低矮,峡谷宽敞,谷中有几块平整的巨石。峡谷右侧有裸露的青石,形态各异,配以野草和荆棘,天然的一幅山水国画长卷。著名的青石潭就在这段峡谷中。青石潭面积较大,原水深数米,是村民洗衣和游泳的理想场所。掂几件衣服,拽一把皂角,在水潭边平整的石块上揉搓,然后把揉搓后的衣服在水潭中荡来荡去,脱尽皂沫。
村妇或村姑三五成群,嬉戏说笑,几个玩伴在休息的间隙,互相用水撩拨,或看顽童在潭中畅游,或看游手少年捉鱼摸虾。这种桃花源式的农村生活画卷,在近十数年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只能保留在儿时美好的回忆里。在青石潭下游,有一饮水井,常年泉水汩汩,保障着青石潭村的村民生活用水。
在峡谷谷底继续前行,可看到左侧有溪水汇入,这是从张家沟村方向来的。在汇入处,峡谷再次转换方向,向西南流去。这段峡谷,开阔平缓,右侧已成土坡,非常低缓。只有左侧,延续峡谷的陡峭风格,岩石任性地向上延伸,似要刺破天穹。谷底由于河水干枯,淤积的泥土上,长出茂密而旺盛的河草,洁白的草穗,飘飘忽忽,在谷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煞是好看。河草高度约有1米左右,遮掩了整个谷底的杂石碎砾,三十多米宽的谷底,尽被河草侵占,形成一片平整的绿色世界。
游完青石潭峡谷,从青石潭村南的江山返回。在山的半腰,有一个天然形成的上水石洞穴。洞穴不是很大,洞中的上水石已被人盗挖很多,留下残缺的上水石块。
穿寨门,跨石桥,来到峡谷顶部的右侧。俯视谷底,似是另一种风景。青石潭村保留的早期石窑洞,多数废弃。院落外的柿子树已从绿叶的呵护中探出来,挂在枝头。
常家门村的有些住宅,已脱离改革开放后的初始更替,用瓷砖、对联、高大的院门,宣示着紧跟时代发展的气魄。一户村民正在院中收拾收获的玉米,那种安详的农村生活气息呼之欲出。